2016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69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波源S的振动方程,产生的简谐波分别沿水平方向向左、右传播,波速v=80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Q两点,已知SP=1.2m,SQ=1.4m,若某时刻Q刚好开始振动了1/4周期,则此时PQ之间的波形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B,M、N、O是AB连线的垂线上的点,且AO>OB,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设M、N两点的电势分别为,此电荷在M、N两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M、aN,此电荷在M、N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EPM、EPN,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 B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3.
如图两条通电直导线平行放置,长度为L1的导线中电流为I1,长度为L2的导线中电流为I2,L2所受L1的磁场力大小为F,则L2所在处由L1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B.C.D.
4.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圆平面向里,PQ为磁场圆的一直径。比荷相同不计重力的负离子a和b以相同速率,由P点在纸平面内分别与PQ夹和沿PQ射入磁场中发生偏转后,又飞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射出磁场时动能一定相等
B.离子射出磁场时速度一定不同
C.如果离子a从Q点射出磁场,则离子b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
D.如果离子b射出磁场时偏转角为900, 则离子a和b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比为4:3
5.
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 )
A.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
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D.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

2.多选题(共1题)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在整个摆动过程中合外力始终不为零
B.电磁流量计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一个加速质子的回旋加速器不需要改变任何量,这个装置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
D.电场中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相距为d的两点间电势差越大

3.填空题(共1题)

7.
)质量为m的物块,带正电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倾角α=60°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方向、大小为的匀强电场,如图,斜面高为H,释放物体后,物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4.解答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MN边界左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B=1.0T,边界右侧离地面高h=0.8m处有光滑绝缘平台,右边有一带正电的a球,质量ma=0.1kg、电量q=0.1C,以初速度v0=0.6m/s水平向左运动,与质量为mb=0.1kg静止于平台左边缘的不带电的绝缘球b发生完全非弹性正碰但不粘连,碰后a球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球均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碰后两球分别在电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碰后两球落地点相距多远。
9.
如图1所示,M、N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所加电压为U0,S1、S2为板上正对的小孔。金属板P和Q水平放置在N板右侧,关于小孔S1、S2所在直线对称,两板的长度和两板间的距离均为l;距金属板P和Q右边缘l处有一荧光屏,荧光屏垂直于金属板P和Q;取屏上与S1、S2共线的O点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轴。M板左侧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经小孔S1进入M、N两板间。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可以忽略。不计电子重力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求电子到达小孔S2时的速度大小v;
(2)若板P、Q间只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子刚好经过P板的右边缘后,打在荧光屏上。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和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x;
(3)若金属板P和Q间只存在电场,P、Q两板间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单位时间内从小孔S1进入的电子个数为N。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一条亮线。忽略电场变化产生的磁场;可以认为每个电子在板P和Q间运动过程中,两板间的电压恒定。
a.试分析在一个周期(即2t0时间)内单位长度亮线上的电子个数是否相同。
b.若在一个周期内单位长度亮线上的电子个数相同,求2t0时间内打到单位长度亮线上的电子个数n;若不相同,试通过计算说明电子在荧光屏上的分布规律。

5.实验题(共1题)

10.
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ⅰ.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A.由于没有游标卡尺,无法测小球的直径d,实验中将悬点到小球最低点的距离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实验得到的T2—l图象是______;②小球的直径是_____cm;

B.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ⅱ.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的v-t图线。
A.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 s;
B.更换摆线长度l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l为摆线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24。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