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西大附中高三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68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5 m/s 2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2.
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半球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平板上,当θ从0缓慢增大到90°的过程中,半球体所受摩擦力Ff与θ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半球体始终没有脱离平板,半球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A.O~q段图象可能是直线
B.q﹣段图象可能是直线
C.q=
D.p=
3.
小球A和B的质量均为m,长度相同的四根轻细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它们均被拉直,且P、B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Q、A间的细线处于水平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A间的细线对球A的拉力T1、A、B间细线对球B的拉力T2大小分别为()

A. T1=mg;T2=mg    B. T1=mg;T2=0
C. T1=mg;T2=0    D. T1=mg;T2=2mg
4.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M、N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M、N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M,用aM、aN分别表示木块M、N瞬时加速度的大小,用vM、vN分别表示木块M、N瞬时速度大小,则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M、N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M>vN
B.M、N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M=vN
C.M、N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M>aN
D.M、N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M=aN
5.
30°的山坡以加速度a上行,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则()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
B.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a
C.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g+ma
D.小物块受到斜面的弹力大小mg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s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段为曲线,be段为直线,sin37°=0.6,cos37°=0.8.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5S末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B.滑块在0.1﹣0.2s时间间隔内沿斜面向下运动
C.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
D.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7.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的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滑动,则   (  )
A.小车的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μg
B.小车的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g
C.小车的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小车的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g
8.
x轴方向的一条细绳上有OABCDEFG八个点,OA=AB=BC=CD=DE=EF=FG=1 m,质点O在垂直于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沿x轴方向传播形成横波。t=0时刻,O点开始向上运动,经t=0.2 s,O点第一次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这时A点刚好开始运动。那么在t=2.5 s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点位于x轴下方
B.A点与E点的位移相同
C.D点的速度最大
D.C点正向上运动
E.这列波的波速为5 m/s

3.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乎面上的斜面其倾角θ=37°,长方形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与小球将一起沿斜面下滑.
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

(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l0m/s2
10.
某电视台在游乐园举行家庭搬运砖块比赛活动,比赛规则是向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搬放砖块,每次只能将一块砖无初速度(相对于地面)地放到车上,车停止时立即停止搬运,以车上砖块多少决定胜负.已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且小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比赛过程中车始终受到水平恒定的牵引力F=20 N的作用,未放砖块时车以v0=3.0 m/s匀速前进.某家庭上场比赛时每隔T=0.8 s搬放一块砖.已知每块砖的质量m=0.8 kg.从放上第一块砖开始计时,图乙中画出了0-0.8 s内车运动的vt图象.整个过程中砖始终在车上未滑下,取g=10 m/s2.求:

(1)小车的质量及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2)当小车停止时,车上有多少块砖?

4.实验题(共1题)

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L);
B.小车;
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
E.米尺;
F.秒表.
(1)实验过程: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的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由公式a=____求出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表所示:
 
质量
时间
t次数
M
M+m
M+2m
1
1.42
1.41
1.42
2
1.40
1.42
1.39
3
1.41
1.38
1.42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_____.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 .某同学记录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对应值如下表:
L(m)
1.00
 
 
 
 
h(m)
0.10
0.20
0.30
0.40
0.50

0.10
0.20
0.30
0.40
0.50
a(m/s2
0.97
1.950
2.925
3.910
4.900
 
请先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作图________,然后根据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_____.
(2)该探究小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