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10月份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67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2

1.单选题(共5题)

1.
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2.
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用细绳连在一起,中间有一被压缩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m2,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的张力为F.在将细绳烧断的瞬间,乙对地面压力为(  )
A.(m1m2)gB.(m1m2)gFC.m2gFD.m1gF
3.
如图所示,小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到竖直在地面的轻弹簧上,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经过A点时速度最大
B.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C.物体从A下落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越来越大
4.
从高度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物体,要使该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较大,则hv0的取值应为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  )
A.h=30 m,v0=10 m/sB.h=30 m,v0=30 m/s
C.h=50 m,v0=30 m/sD.h=50 m,v0=10 m/s
5.
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事实上,冥王星也是和另一星体构成双星,如图所示,这两颗行星m1m2各以一定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中心O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现测出双星间的距离始终为L,且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1r2之比为3∶2,则 (  )
A.它们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B.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
C.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2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2.选择题(共1题)

6.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3.多选题(共2题)

7.
(多选)如图所示,一小球P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固定圆环上,圆环的半径为R,环上的B点与圆心O1等高,一原长为R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环的最低点O上,上端与球P连接.现使小球P以很小的初速度(可视为零)从环的最高点A开始向右沿环下滑,若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P在下滑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少
B.小球P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小球P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D.小球P在到达B点之后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动能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8.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该波的周期是0.10 s
B.该波的传播速度是40 m/s
C.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D.t=0.1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E.从t=0 s到t=0.1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4.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质量为的小物块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制动,将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处的墙上,另一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在段,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求:

(1)物体滑到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时的弹性势能(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3)当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时,若物块能够被弹回坡道上,则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10.
如图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金属轨道ABC,其中ABs1=1 m,B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37°,一小物块放在A处,小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现在给小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3 m/s.小物块经过B处时无机械能损失(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小物块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在BC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3)若小物块刚好能滑到C处,求BC的长度s2.

5.实验题(共2题)

11.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某同学通过以上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乙中,请作出F−L图线______;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
12.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所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 V,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