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理科第四次仿真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66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且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1kg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质弹簧连接,弹簧的长度为l0=20cm,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均在斜面上以加速度a=4m/s2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 0.15m,25N    B. 0.25m,25N
C. 0.15m,12.5N    D. 0.25m,12.5N
2.
下列关于物理方法或物理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
B.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为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方向
C.经典力学理论的成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太阳或行星的引力场中,由爱因斯坦或牛顿的理论得出的引力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D.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电流元”“元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3.
如图,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某种比荷为、速度大小为v的一群离子以一定发散角由原点O出射,y轴正好平分该发散角,离子束偏转后打在x轴上长度为L的区域MN内,则为( )
A.B.
C.D.

2.多选题(共4题)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016年2月28日表示,我国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四季度“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乘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空间实验室将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Q,远地点为P的椭圆轨道,P点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中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天宫二号”飞行几周后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3为预定圆轨道,已知“天宫二号”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历时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从Q点开始沿椭圆轨道向P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天宫二号”从Q点开始沿椭圆轨道向P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由题中给出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D.“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上的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预定轨道上的P点的加速度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夜晚人们看到的天上星星的位置总比其实际位置低
B.肥皂泡呈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增透膜厚度应为光波在此膜中波长的1/4
C.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100年前提出广义相对论时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广义相对论还告诉我们,强引力的星球附近,时间进程会变快
D.机械波的波速取决于介质,且波的传播速度总是与质点振动方向垂直,而电磁波的波速由介质和频率共同决定
E.一束白光穿过玻璃砖,各种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不相等,红光速度最大,紫光速度最小
F.电磁波谱中,从无线电波到射线频率不断变大,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不同,其中三种射线中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G.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原理,光纤由內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內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
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区域,其左边界恰好与同一平面内正方形金属导线框右边界重合,边界竖直。在外力作用下,导线框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进入磁场区域。以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正方向,外力大小用表示,感应电流的电功率用表示,通过线框的电荷量用表示,感应电流大小用表示,其中图像为抛物线。则在线框匀加速进磁场的过程,这些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图1所示,光滑的平行竖直金属导轨AB、CD相距L,在A、C之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abcd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上、宽为5d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也刚好为L的导体棒放在磁场下边界ab上(与ab边重合),现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拉导体棒,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导体棒离开磁场前已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导体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F随导体棒与初始位置的距离x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导体棒离开磁场时速度大小为
B.导体棒经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C.离开磁场时导体棒两端电压为
D.导体棒经过磁场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焦耳热为

3.解答题(共3题)

8.
小球A通过长为的细线悬挂在离地面高度也是的O点,现在把小球A移动到水平位置并把细线伸直由静止释放,同时在O点正下方A的原位置放置一个质量为小球质量5倍的滑块B。滑块和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小球A与滑块发生正碰后反弹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B在水平面运动的时间。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长度为L1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距木板右侧L0=0.5m处有一固定光滑半圆轨道,CD为其竖直直径,半圆轨道在底端C处的切线与木板B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m/s顺时针转动,其上表面与半圆轨道在最高点处的切线也在同一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为v0=6m/s水平速度从长木板B的左端滑上木板,之后A、B向右运动。当长木板B与半圆轨道碰撞瞬间小滑块A的速度为v1=4m/s,并且此时小滑块A恰好滑上半圆轨道,从A、B开始运动到滑上半圆轨道的过程中A、B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滑块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D,最后滑道传送带左端P时速度刚好减为零,已知小滑块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g=10m/s2。求:

(1)B与半圆轨道碰撞瞬间木板B的速度大小和木板B长度L1
(2)竖直半圆轨道的半径R;
(3)小滑块从开始运动到到达P处的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10.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0.5kg带负电的小球与竖直方向成300角做直线运动,当运动到离地面高度h为0.8m的A点时,撤去磁场,小球恰好通过A点正下方的B点。(取g=10m/s2)则:

(1)请分析判定全程小球的运动性质;
(2)B与E的大小之比为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11.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取g=10m/s2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每次将重物的质量减小,同时将物块的质量增加,即保持物块和重物总质量不变,测得物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并绘制加速度a随重物质量减小量变化的图像,若图线的斜率为k,重物最初质量为m,物块最初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