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
A. 0.5t B. 0.4t C. 0.3t D. 0.2t
A. 0.5t B. 0.4t C. 0.3t D. 0.2t
2.
将两个质量均为m=2kg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g="10" m/s2则F的最小值为


A.5![]() | B.10N | C.10![]() | D.20N |
3.
一轻绳一端系在竖直墙M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轻质光滑圆环O穿过轻绳,并用力F拉住轻环上一点,如图所示.现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则在这一过程中,力F、绳中张力FT及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A.F保持不变,FT逐渐增大,夹角θ逐渐减小 |
B.F逐渐增大,F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增大 |
C.F逐渐减小,F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减小 |
D.F保持不变,FT逐渐减小,夹角θ逐渐增大 |
4.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
D.![]() ![]()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6.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
处,空心管长为
,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 |
7.
如图所示,用柔软轻绳将一均匀重球系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上,轻绳的延长线交于球心,轻绳与挡板的夹角为θ,重球和挡板均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仅将轻绳变长,则轻绳对重球的拉力变大 |
B.若仅将轻绳变长,则挡板所受的压力变小 |
C.若仅将挡板绕A端在竖直面内沿逆时针缓慢转动至轻绳水平,则轻绳对重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
D.若仅将挡板绕A端在竖直面内沿逆时针缓慢转动至轻绳水平,则挡板所受的压力逐渐增大 |
8.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 s时刻,这列波刚好传到Q点,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为16.7 m/s |
B.这列波的周期为0.8 s |
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30 cm |
D.从t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恰好是t+![]() |
4.解答题- (共2题)
9.
甲、乙两辆车在相邻的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m/s,乙车的速度为v2=l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m/s2的加速度刹车,7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lm/s2。求:
(1)在哪些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两车有几次相遇?在哪些时刻两车相遇?
(1)在哪些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两车有几次相遇?在哪些时刻两车相遇?
10.
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a=300角的力F=10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5.实验题- (共2题)
11.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定瞬时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固定在底座上带有刻度的竖直钢管,钢球吸附器(可使钢球在被吸附后由静止开始下落),两个光电门(可用于测量钢球从第一光电门到第二光电门的时间间隔),接钢球用的小网。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
B.释放小球,记录小球从第一光电门到第二光电门的高度差h和所用时间t,并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C.保持第一个光电门的位置不变,改变第二个光电门的位置,多次重复实验步骤B。求出钢球在两光电门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
D.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图象,并得到斜率k和截距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得到的
图象,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钢球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1=________。
(2)如果步骤C中改为保持第二个光电门的位置不变,改变第一个光电门的位置,其余的实验过程不变,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
图象,以下四个图象中符合规律的是______。
A.
B.
C.
D.

A.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
B.释放小球,记录小球从第一光电门到第二光电门的高度差h和所用时间t,并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C.保持第一个光电门的位置不变,改变第二个光电门的位置,多次重复实验步骤B。求出钢球在两光电门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D.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1)根据实验得到的

(2)如果步骤C中改为保持第二个光电门的位置不变,改变第一个光电门的位置,其余的实验过程不变,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