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倾角为 θ=30°的光滑斜面上固定有竖直光滑档板P,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放在斜面与P之间.则物块A对竖直挡板P的压力与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


A.2:1 | B.1:2 | C.![]() | D.![]() |
2.
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壁相切于A点,竖直墙壁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

A.a球最先到达M点 |
B.b球最先到达M点 |
C.c球最先到达M点 |
D.a球最后到达M点 |
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五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S,已知飞船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动能

A.等于mg(R十h)/2 | B.小于mg(R十h)/2 |
C.大于mg(R十h)/2 | D.等于mgh |
4.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绳上相向传波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其中a、b、c是甲波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列波相遇时能发生干涉现象 |
B.甲波的速度v甲比乙波的速度v乙大 |
C.质点 a 比质点 b 先回到平衡位置 |
D.若v甲="20m" / s,再经t =0.5s,质点c运动的路程是 0. 5m |
5.
如图所示为安检门原理图,左边门框中有一通电线圈,右边门框中有一接收线圈。工作过程中某段时间通电线圈中存在顺时针方向均匀增大的电流,则( )


A.无金属片通过时,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
B.无金属片通过时,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大 |
C.有金属片通过时,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
D.有金属片通过时,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发生变化 |
2.多选题- (共3题)
6.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悬一滑轮,跨过滑轮的细线两端系有A、B两重物, mB=2kg,不计线、滑轮质量及摩擦,则A、B两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示数可能为:(g=10m/s2)( )


A.40N | B.60N | C.80N | D.100N |
7.
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负电,a、b、c三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开始向远处运动经过b、c两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vc,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Q2一定带正电 |
B.Q2的电量一定小于![]() |
C.b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
D.粒子由a点运动到c点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8.
(多选)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所示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C、D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该电势差可以反映磁感应强度B的强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元件的载流子是正离子,则C侧面电势高于D侧面电势 |
B.若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D侧面电势高于C侧面电势 |
C.在测地球北极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 |
D.在测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 |
3.解答题- (共2题)
9.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使正负电子以相同速率对撞(撞前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的碰撞)并进行高能物理研究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该装置一般由高能加速器(同步加速器或直线加速器)、环形储存室(把高能加速器在不同时间加速出来的电子束进行积累的环形真空室)和对撞测量区(对撞时发生的新粒子、新现象进行测量)三个部分组成.为了使正负电子在测量区内不同位置进行对撞,在对撞测量区内设置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对撞区域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乙所示:MN和PQ为足够长的竖直边界,水平边界EF将整个区域分成上下两部分,Ⅰ区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Ⅱ区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现有一对正负电子以相同速率分别从注入口C和注入口D同时水平射入,在对撞测量区发生对撞.已知两注入口到EF的距离均为d,边界MN和PQ的间距为L,正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负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

(1)试判断从注入口C入射的是正电子还是负电子;
(2)若L=4
d,要使正负电子经过水平边界EF一次后对撞,求正负电子注入时的初速度大小;
(3)若只从注入口C射入电子,间距L=13(2-
)d,要使电子从PQ边界飞出,求电子射入的最小速率,及以此速度入射到从PQ边界飞出所需的时间.

(1)试判断从注入口C入射的是正电子还是负电子;
(2)若L=4

(3)若只从注入口C射入电子,间距L=13(2-

10.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宽为L=1m、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有R=0.5Ω的定值电阻,在垂直导轨且距导轨左端 d=2.5m处有阻值 r=0.5Ω、质量 m="2kg" 的光滑导体棒,导轨其余部分电阻不计.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第1s内导体棒在拉力F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1s后,拉力F保持与第1s末相同,导体棒从静止直至刚好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W=11.25J.求:

(1)第1s末感应电流的大小;
(2)第1s末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3)1s后导体棒从静止直至刚好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1)第1s末感应电流的大小;
(2)第1s末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3)1s后导体棒从静止直至刚好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4.实验题- (共2题)
11.
图1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关系”的实验装置.拉力传感器能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0cm 的A、B两位置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瞬时速率.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把木板C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 时的瞬时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1)步骤②中,平衡的摩擦力是指
A.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B.细线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C.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和细线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2)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 a= (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为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纵坐标1.0改成1.5)

(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图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4)对比实验图线与理论图线的偏差,你认为合理的解释为 .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把木板C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 时的瞬时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1)步骤②中,平衡的摩擦力是指
A.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B.细线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C.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和细线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2)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 a= (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为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纵坐标1.0改成1.5)

(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图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4)对比实验图线与理论图线的偏差,你认为合理的解释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