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声波波源远离观察者,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增大 |
B.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 |
C.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远得多 |
D.“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
2.
医院有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彩超,向病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以知道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主要体现了哪一种物理现象( )
A.多普勒效应 | B.波的衍射 | C.波的干涉 | D.共振 |
3.
两列波相叠加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那么( )
A.两列波的周期不一定相同 |
B.振动加强区域的各质点都在波峰上 |
C.振动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 |
D.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不断地周期性地交换位置 |
5.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
C.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首次捕捉到了电磁波 |
B.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C.通常的讲话产生的声波,经过尺寸为1m左右的缝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D.衍射是波的叠加现象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1题)
4.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S1和S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致,S1与S2之间相距为4m,若S1、S2振动频率均为10Hz,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m/s,B点为S1和S2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以R=BS1为半径画圆。

(1)该波的波长为多少?
(2)在S1、S2连线之间(S1和S2两波源点除外)振动减弱的点有几个?
(3)在该圆周上(S1和S2两波源点除外)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

(1)该波的波长为多少?
(2)在S1、S2连线之间(S1和S2两波源点除外)振动减弱的点有几个?
(3)在该圆周上(S1和S2两波源点除外)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