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三台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64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7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为某种汽车在地面Ⅰ和地面Ⅱ上刹车时,s与v2的关系图象。若用μ1、μ2分别表示汽车轮胎和地面Ⅰ、Ⅱ间的动摩擦因数。则关于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μ1<μ2B.μ1=μ2
C.μ1>μ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力,相当于给颈椎挂两个大西瓜,比一个7岁小孩还重。不当的姿势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病、偏头痛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力;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P点的头部,在可绕O转动的颈椎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PQ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当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的
A.4.2倍B.2.8倍C.3.3倍D.2.0倍
3.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bc,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落点bc比较,小球落在b点的飞行时间短
B.小球落在a点和b点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v0成正比
C.三个落点比较,小球落在c点,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最快
D.三个落点比较,小球落在c点,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最大

2.多选题(共2题)

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轻弹簧下端固定A物体,A物体质量为m,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初始时A保持静止状态,在A的上表面轻轻放一个与A质量相等的B物体,随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则
A.当B放在A上的瞬间,A、B的加速度为
B.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摩擦力为零
C.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支持力大于mg
D.A和B一起下滑距离时,A和B的速度达到最大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
B.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的平方根成正比,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C.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光在干涉、衍射及折射时都可以发生色散
D.向人体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熟称“彩超”
E.狭义相对论表明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是要小于其静止时的质量

3.解答题(共2题)

6.
如图所示,某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o,AB之间距离L1=2.05m,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为M=1.0kg,长度L2=1.0m的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2=0.4,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开始时长木板靠近传送带B端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假设物块在滑离传送带至木板右端时速率不变,sin37o=0.6, g=10)。求:

(1)物块离开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3)木板在地面上能滑过的最大距离。
7.
如图所示,为一次洪灾中,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直升机在小城洛伊宝根运送砂袋。该直升机A用长度足够长的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系住一质量m=50 kg的砂袋B,直升机A和砂袋B以v0=10 m/s的速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某时刻开始将砂袋放下,在5 s时间内,B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以y=t2(单位:m)的规律变化,取g=10 m/s2.求在5 s末砂袋B的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

4.实验题(共2题)

8.
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适当大一些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牛和______牛.
(3)在图2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_____及它们的合力并利用所作图求出合力大小。_____
9.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g取9.8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某同学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50 Hz交流电源,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vB=  m/s,并计算纸带所对应小车的加速度a=  m/s2;
(2)平衡摩擦力后,用细线跨过定滑轮,将砝码盘与小车连接,再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此过程是通过控制 不变,探究加速度与 的关系;
(3)根据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并据此图象确定砝码盘的质量为  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