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60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5

1.单选题(共9题)

1.
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
C.c种方式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间隔
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3.
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曲线为一半圆,关于物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4s时刻回到了出发点
B.物体在2s时有最大的加速度
C.物体在0~2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m/s
D.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28m/s
4.
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5 m/s2
B.质点在 1 s 末速度为 1.5 m/s
C.质点在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 0.75 m/s
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0.5 m/s
5.
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两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B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B.在运动过程中,AB的加速度相同
C.AB落地时速度相同
D.AB落地时位移相同
6.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①测出相同长度的斜面在不同倾角时,物体落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和所用时间t,比较v/t的比值的大小
②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③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t2的比值的大小
④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7.
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第5s末速度为10m/s,则物体(  )
A.加速度一定为2m/s2
B.前5s内位移一定是25m
C.前10s内位移一定为100m
D.前10s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
8.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5s时,质点正沿x轴正方向运动
B.t=1.5s时,质点的位移方向为x轴负方向
C.t=2s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D.t=2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9.
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
B.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向O点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

2.多选题(共3题)

10.
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 8 m/s 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共经历时间 10 s,由此可以求出
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
B.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
C.汽车的平均速度
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
11.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能够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不能通过停车线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6.4m处减速,汽车刚好能停在停车线处
12.
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增大而减小
B.当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减小而减小
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
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

3.解答题(共2题)

13.
变速直线运动,第一个1s内的平均速度比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1m/s,而位移小5m,求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14.
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s0=75 m处。甲车始终以v1=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3)乙车一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6 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4.实验题(共2题)

15.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实验纸带,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

(1)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 s。
(2)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但该同学仍按50 Hz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加速度与真实加速度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16.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①记录时间应从摆球经过_________开始计时
②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量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即为单摆周期T
③如果某同学测得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
B.测摆线线长时将摆线拉得过紧
C.摆动过程中悬挂点松动了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