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60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7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在一根木条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 带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摆振动的周期不相等
B. 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
C. 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D. B、C、D、E四摆中,E摆的振幅最大
2.
如图所示,两段光滑圆弧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圆心分别为O1和O2,所对应的圆心角均小于5°,在最低点O平滑连接。M点和N点分别位于O点左右两侧,距离MO小于NO。现分别将位于M点和N点的两个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关于两小球第一次相遇点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在O点的右侧B.恰好在O点
C.一定在O点的左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
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
B.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可以相同
C.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4.
如图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的是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振动加强,e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B.c、f两点的振动加强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2.多选题(共3题)

5.
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为2 s,从最低点的位置向上运动时开始计时,它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A.t=1.25 s时振子的加速度向下,速度向下
B.t=1.7 s时振子的加速度向上,速度向上
C.若时刻和(时刻振子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一定等于的整数倍
D.若时刻和(时刻振子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可能小于
6.
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
A.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3m,
B.两列波引起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减弱
C.两列波引起点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加强
D.两列波波源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7.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
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3.解答题(共1题)

8.
一个在地球上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今将此单摆移至某一行星上,其简谐运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已知该行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2倍,取π2=10求:

(1)此单摆的摆长;
(2)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多少倍;
(3)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9.
(1)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cm.则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停表读数为______s.

(2)若摆长为L,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_____用题目中的物理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