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2.单选题- (共2题)
8.
如下图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杆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
B.设想能创造一种理想的没有摩擦力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推某一万吨巨轮,则从理论上可以说一旦施力于巨轮,巨轮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但由于巨轮惯性很大,施于巨轮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速度 |
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必须施加推力,才能沿平面匀速运动,推力撤去后小车很快停止运动,这说明力是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
D.一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滑行,车速越大,滑行距离越长,说明它的惯性越大 |
3.多选题- (共3题)
10.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根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
B.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
C.电梯可能开始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
D.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 |
11.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取g =" 10" m/s2)( )


A.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8 cm |
B.此单摆的周期约为0.3 s |
C.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上移动 |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
12.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Hz |
B.质点振动的振幅是2cm |
C.在t=3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 |
D.在t=4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
4.解答题- (共3题)
13.
(8分)跳伞运动员476米高空自由下落,下落一段时间后才打开伞,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s(g取10m/s2),求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时间和自由下落的距离?
14.
图示为一倾角θ=30°的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在A、B间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向上运行,一个质量m =2 kg的物体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就将物体传送上去.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力f=0.6 mg,AB间的距离L =4 m,g取10 m/s2.求物体从A处传送到B处所需的时间t.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计算时间t的方法:由
和l=at2/2可解得t.
请判断上面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正确,请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计算时间t的方法:由

请判断上面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正确,请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15.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0.6m/s,P点的横坐标x=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
(1)此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2)经过多少时间P点第二次达到波峰?
(3)画出P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
(1)此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2)经过多少时间P点第二次达到波峰?
(3)画出P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

5.实验题- (共1题)
16.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1)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薇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
计算;根据
利用逐差法计算。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______比较合理,而另 一种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小薇同学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做出a-F图像__________:
(4)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提出一条你有别于小薇同学的设计或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薇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


(3)下表是小薇同学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做出a-F图像__________:
物理量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m砂(㎏) | 0.010 | 0.020 | 0.030 | 0.040 | 0.050 | 0.060 |
(N) | 0.098 | 0.196 | 0.294 | 0.392 | 0.490 | 0.588 |
a(m/s2) | 0.196 | 0.390 | 0.718 | 0.784 | 0.990 | 1.176 |
(4)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提出一条你有别于小薇同学的设计或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