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58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先化简,再求值: 5(4a22ab3)4(5a23ab3) ,其中 a=1b=2
2.先化简,再求值: 5(4a22ab3)4(5a23ab3) ,其中 a=1b=2
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4.将两块全等的三角板如图1摆放,其中∠A1CB1=∠ACB=90°,∠A1=∠A=30°.

2.单选题(共1题)

5.
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用导线与一个n匝线圈相连,线圈电阻为r,线圈中有竖直方向的磁场,电阻R与金属板连接,如图所示,两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则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

A. 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上且正增强,
B. 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且正增强,
C. 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上且正减弱,
D. 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且正减弱,

3.多选题(共3题)

6.
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Asinωt,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在第1s末与第3s末的长度相同
B.第3s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
C.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7.
以下关于波与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
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
8.
如图所示,均匀金属圆环的总电阻为2R,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地穿过圆环。金属杆OM的长为l,电阻为M端与环紧密接触,金属杆OM绕过圆心的转轴O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电阻R的一端用导线和环上的A点连接,另一端和金属杆的转轴O处的端点相连接。下列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最大值为
B.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最小值为
C.OM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为
D.通过电阻R的电流恒为

4.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15,质量为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abcd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不计,质量为m的导体棒PQ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m,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导轨bc段长为L,开始时PQ左侧导轨的总电阻为R,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PQ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t=0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垂直作用于导轨的bc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2)经过多少时间拉力F达到最大值,拉力F的最大值为多少?
(3)某一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1,导轨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求回路产生的焦耳热Q。
10.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分的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理想的电流表)组成.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7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 V,取g=10 m/s2.请回答:
压力F/N
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1)该秤零起点(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______A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 mA,则这个人的体重是_   _ 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