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
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
C.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
D.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
2.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
3.
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一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如图所示,磁场垂直斜面向上,导轨的电阻不计,金属杆向上滑行到某一高度之后又返回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杆在滑行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上滑行的时间小于向下滑行的时间
B. 在向上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大于向下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C. 金属杆从开始上滑至返回出发点,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
m(
)
D. 向上滑行时与向下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相等

A. 向上滑行的时间小于向下滑行的时间
B. 在向上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大于向下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C. 金属杆从开始上滑至返回出发点,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


D. 向上滑行时与向下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相等
4.
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合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合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5.
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于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A.Q1>Q2,q1=q2 | B.Q1>Q2,q1>q2 | C.Q1=Q2,q1=q2 | D.Q1=Q2,q1>q2 |
6.
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距为d,一端跨接一个电阻为R,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一根足够长的金属棒与导轨成θ角放置,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不计。当金属棒沿垂直于棒的方向以速度v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是()


A.![]() | B.![]() |
C.![]() | D.![]() |
7.
如图所示,动圈式话筒能够将声音转变为微弱的电信号(交变电流).产生的电信号一般都不是直接送给扩音机,而是经过一只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之后再送给扩音机放大,变压器的作用是为了减少电信号沿导线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失,关于话筒内的这只变压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降压变压器,因为P=I2R,降压后电流减少,导线上损失的电能减少 |
B.一定是降压变压器,因为![]() |
C.一定是升压变压器,因为![]() |
D.一定是升压变压器,因为P=UI,升压后,电流减小,导线上损失的电能减少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2题)
11.
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
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
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大 |
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
12.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运动时,也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
4.解答题- (共3题)
13.
(13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 37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10N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经时间t = 4.0s撤去F,(sin370 = 0.6,cos370 = 0.8,g=10m/s2)

求:(1)撤去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撤去外力之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求:(1)撤去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撤去外力之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14.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2=t1+0.2 s时刻的波形图.

(1)若波速为35 m/s,求质点M在t1时刻的振动方向.
(2)在t1到t2的时间内,如果M通过的路程为1m,那么波的传播方向怎样?波速为多大?

(1)若波速为35 m/s,求质点M在t1时刻的振动方向.
(2)在t1到t2的时间内,如果M通过的路程为1m,那么波的传播方向怎样?波速为多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