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55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光滑的绝缘圆轨道固定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内,圆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一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沿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的最大值为F1,对轨道的压力的最小值为F2.则F1F2的值为( )
A.3qEB.4qE
C.5qED.6qE
2.
如图,圆筒形铝管竖直置于水平桌面上,一磁块从铝管的正上方由静止下落,穿过铝管落到桌面上,下落过程中磁块不与管壁接触。忽略空气阻力,则在下落过程中(  )
A.磁块做自由落体运动
B.磁块的机械能守恒
C.铝管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铝管的重力
D.磁块动能的增加量大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3.
如图乙所示,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线圈内阻为2.0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8.0Ω,则(  )
A.交流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次
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D.电动势e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0cos10πtV

2.多选题(共3题)

4.
如图所示,斜面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恰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分别对小物块进行以下三种操作:

①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
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③施加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恒力F.
则在小物块后续的下滑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小物块将做匀加速运动
B.操作②中小物块仍做匀速运动
C.操作③中斜面体可能会发生滑动
D.三种操作中斜面受到地面摩擦力均为0
5.
两颗互不影响的行星 P1P2,各有一颗近地卫星 S1S2 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轴表示行星周围空间某位置的引力加速度a,横轴表示某位置到行星中心距离 r 平方的倒数,a-关系如图所示,卫星 S1S2 的引力加速度大小均为 a0.则(  )
A.S1的质量比 S2 的小B.P1 的质量比 P2 的小C.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 的大D.P1 的平均密度比 P2 的小
6.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A.t=0.10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上
B.该波沿x轴负方向的传播,传播速度为40m/s
C.再经过0.10s,质点Q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4m
D.再经过0.025s质点P到达波峰位置

3.解答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质量M=4 kg、长L=2 m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 kg的小滑块B置于A的左端.BF=3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B运动至A的中点时撤去力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 m/s2.求:
(1) 撤去F之前AB的加速度大小a1a2.
(2) FB做的功W.
(3) 整个运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8.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相距为L的两根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轨道MN、PQ固定在水平面内。一质量为m、电阻为R1的导体棒ab垂直轨道放置且与轨道接触良好,轨道左端M点接一单刀双掷开关S,P点与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和定值R2相连接,不计轨道的电阻。
(1)求开关S合向1瞬间导体棒的加速度a;
(2)开关S合向1,在导体棒速度等于v时把S合到2,导体棒又向右运动距离x后停下,求S合到2的瞬间导体棒ab两端的电压U及此后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1
(3)若从开关S合向1到导体棒速度等于v的过程中,通过电源的电荷量为q2,求此过程中导体棒ab上产生的焦耳热。

4.实验题(共1题)

9.
某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来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将装有•两个挡光片(两者相距为s)的物块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细线通过滑轮悬挂着钩码.实验中将钩码的重力当作物块所受的合外力F,多次测量加速度a和合外力F,进而探究两者的关系.桌面离地足够高,滑轮离光电门足够远.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结果如图2,其读数为_____mm.
b.挂上钩码后,将物块释放,测得挡光片先后两次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物块的加速度为_____.(用d、s、t1和t2表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中应保证钩码质量远大于物块的质量
B.实验中应保证桌面上部的细线水平
C.每次释放物块的初位置必须相同
D.每次释放物块的初位置离光电门越近,实验误差越小
d.利用本装置还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测得钩码质量为m,物块质量为M,挡光片先后两次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3和t4,则实验中需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用d、s、m、K、t3和t4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