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
A. 速度、位移 B. 速度、路程 C. 速率、位移 D. 速率、路程
A. 速度、位移 B. 速度、路程 C. 速率、位移 D. 速率、路程
2.
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
B.这四辆车均从静止开始运动 |
C.在![]() ![]() |
D.在![]() |
2.多选题- (共3题)
4.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 |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 |
C.乙车的初位置在![]() |
D.5 s时两车相遇,此时乙车速度较大 |
5.
如图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x–t图象),P(
)为图象上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
)。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
B.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6.
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0~10s内加速度向下,10~15s内加速度向上 |
B.0~10s加速度逐渐减小、10~15s加速度逐渐增大 |
C.0~10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m |
D.10~15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m |
3.填空题- (共1题)
7.
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和B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的距离分别为1m和5m。图乙是波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波源振动形成的机械横波可沿图甲中x轴传播。已知t=5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

A.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B.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m/s
C.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m
D.t=11.5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E.若将波源移至x=3m处,则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A.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B.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m/s
C.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m
D.t=11.5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E.若将波源移至x=3m处,则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4.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m/s,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9.
(8分)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 m/s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15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1000 m,则: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5.实验题- (共2题)
10.
下图是“测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11.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选A、B、C、D、E、F、G 7个点为计数点,且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
.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
D.滑块的质量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测量第(2)问中所选定的物理量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4)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选A、B、C、D、E、F、G 7个点为计数点,且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

D.滑块的质量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测量第(2)问中所选定的物理量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4)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