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为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则(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1s |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右移 |
2.
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在平衡位置O两侧A、B间振动,当时间t=0时,振子位于B点,若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哪个图象表示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A.A | B.B | C.C | D.D |
4.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保险丝的电阻为2Ω,熔断电流为2A。若原线圈接入如图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 |
B.为了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3Ω |
C.电压表V的示数为15V |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的示数均增大 |
6.
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 A1、A2、A3分别与平行板电容器C、带铁芯的线圈L 和电阻R串联后接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各有不同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电源频率,A3读数增大
B. 增大电源频率,A2 读数增大
C. 抽去线圈中的铁芯,A2读数增大
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A1读数增大

A. 增大电源频率,A3读数增大
B. 增大电源频率,A2 读数增大
C. 抽去线圈中的铁芯,A2读数增大
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A1读数增大
2.多选题- (共9题)
7.
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一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升降机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m,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如图甲所示。当升降机在其它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压敏电阻所受压力越大,电流表示数就越大 |
B.如图乙所示,升降机可能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上升运动 |
C.如图丙所示,升降机内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
D.如图丁所示,升降机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
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摆的振幅之比为2:1 |
B.t=2s时,甲摆的重力势能最小,乙摆的动能为零 |
C.甲、乙两摆的摆长之比为4:1 |
D.甲、乙两摆摆球在最低点时摆线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
9.
如图所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是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周期是0.15s |
B.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 |
C.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
D.0~0.2s内,x=4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改变了3次 |
10.
如图所示,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显著的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振源P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
B.由振源Q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
C.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 |
D.由振源Q产生的波的波速接近4m/s |
11.
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动图象,乙图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x1=6m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x1=3m和x2=5m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是2m/s |
B.在t=2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
C.x=200m处的观察者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一定为0.25Hz |
D.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为7m的障碍物,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12.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图组成闭合电路,线图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
,匝数为N,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线圈最大磁通量为NBS |
B.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最小 |
C.将原线抽头P向上滑动时,灯泡变亮 |
D.若线abcd转动的角速度变为2ω,则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NBSω |
13.
如图所示是远距离输电示意图,电站的输出电压U1=250 V,输出功率P1=100 kW,输电线电阻R=8 Ω.则进行远距离输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电站的输出功率突然增大,则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 |
B.若电站的输出功率突然增大,则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
C.输电线损耗比例为5%时,所用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
D.用10 000 V高压输电,输电线损耗功率为8 000 W |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窥镜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制成的一种医疗设备 |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
C.自然光包含着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均相同 |
D.生物学家通过对DNA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样的研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1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 |
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再会有光线从bb'面射出 |
C.图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x将减小 |
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 |
E.图戊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一明一暗交替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 |
3.填空题- (共1题)
4.解答题- (共4题)
17.
一列沿
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
。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和
,已知
时,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从
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3)当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从


(3)当


18.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T,边长L=10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rad/s外电路电阻R=4Ω,求:

(1)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2)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3)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

(1)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2)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3)线圈转过60°角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
19.
图(a)是一理想变压器的电路连接图,图(b)是原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R均为10 Ω,则:

(1)求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将开关S闭合,求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3)若将电流表A2换成一只单向导电的二极管,求电压表示数。

(1)求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将开关S闭合,求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3)若将电流表A2换成一只单向导电的二极管,求电压表示数。
20.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60°,AB=6cm。现有两细束平行且相同的单色光a、b,分别从AC边上的D点、E点以45°角入射,且均能从AB边上的F点射出。已知AD=AF=2cm.求:

(1) 玻璃砖的折射率;
(2) D、E两点之间的距离。

(1) 玻璃砖的折射率;
(2) D、E两点之间的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21.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2)若该同学测量了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图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点画出的T2﹣l图线;利用图象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g=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摆角应尽量大些 |
B.摆线应适当长些 |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取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
22.
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③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另一位该同学准确的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后,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玻璃砖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图3所示,二实验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
②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③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另一位该同学准确的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后,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玻璃砖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图3所示,二实验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