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能够使声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情况是( )
A.声源频率为330 Hz,声速为340 m/s,障碍物尺寸为60 m×60 m |
B.声源频率为330 Hz,声速为1 500 m/s,障碍物尺寸为60 m×60 m |
C.声源频率为300 Hz,声速为340 m/s,障碍物尺寸为1 m×1 m |
D.声源频率为300 Hz,声速为1 500 m/s,障碍物尺寸为100 m×100 m |
2.
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加强的质点,位移始终最大 |
B.振动加强的质点,两列波引起的分位移,总是方向相同的 |
C.加强点的振动,能量始终最小 |
D.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在传播中是随时相互交换的 |
3.
如图,一水平弹簧振子,O为平衡位置,振子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振子


A.由C向O运动时,位移为正值,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正值 |
B.由O向B运动时,位移为正值,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
C.由B向O运动时,位移为负值,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
D.由O向C运动时,位移为负值,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负值 |
4.
以下实验或现象的原理与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图甲中,弯曲的水流可以导光 |
B.图乙中,用偏振眼镜看3D电影,感受到立体的影像 |
C.图丙中,阳光下的肥皂薄膜呈现彩色 |
D.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5题)
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刻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此后A和B分别经过最短时间0.2 s和0.8 s回到平衡位置,则该简谐横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 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
C.当t=1.6 s时,B回到平衡位置 | D.当t=3.2 s时,A回到平衡位置 |
8.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压,如图乙,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副线圈接一个R=27.5 Ω的负载电阻,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55![]() | B.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8 s |
C.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 | D.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110 W |
9.
如图所示,一个100匝的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只分布在bc的左侧,线圈以bc为轴旋转,转动的角速度为
,图中ad边正垂直于纸面向外转动,电路中接入一个启辉电压为50V的氖泡,已知角速度
,线圈的两条边
,
,磁感应强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线圈产生交流电的有效值为50V |
B.该线圈产生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
C.1s内氖泡闪光的时间为![]() |
D.1s内氖泡闪光100次 |
10.
关于传感器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饭锅中的敏感元件是光敏电阻 |
B.测温仪中测温元件可以是热敏电阻 |
C.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所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
D.火灾报警器中的光传感器在没有烟雾时呈现高电阻状态,有烟雾时呈现低电阻状态 |
11.
如图所示,ABC是一个用折射率n>
的通明介质做成的棱镜,其截面为∠A=30°的直角三角形,现有一束光从图示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BC面上,则该光束( )



A.能从AB面射出 |
B.能从BC面射出 |
C.进入棱镜后速度不变 |
D.进入棱镜后波长变短 |
4.填空题- (共1题)
12.
某同学学习传感器后,用电源、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仪器设计了一个高温报警器,要求是:正常情况绿灯亮,有险情时电铃报警.电路如图所示,图中仪器还不完整,请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的甲还需要放入的元件是_;
(2)电路正确连接之后,该同学调试过程发现报警时温度比预期偏高了一点点.要求在温度更低一点时就开始报警,则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往___移动一点.
(1)图中的甲还需要放入的元件是_;
A. 二极管 | B. 光敏电阻 |
C. NTC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D. PTC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5.解答题- (共2题)
14.
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半径R=4 cm,折射率n=
。真空中一束光线沿直线从D点射入透明体,折射光线恰好通过B点。入射点D与AB间的距离d=2
cm,真空中光速c=3.0×108 m/s。求:

(1)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v。
(2)光线射入圆柱体时的入射角i。



(1)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v。
(2)光线射入圆柱体时的入射角i。
6.实验题- (共1题)
15.
(1)物理课外小组研究“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他们依照教材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公式为_______。
(2)他们测出不同的摆长(l)所对应的周期(T),在进行数据处理时:
①如果甲同学以摆长(l)为横坐标、周期(T)的平方为纵坐标作出了T2-l图象,若他测得的图象的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若甲同学测摆长时,忘记测摆球的半径,则他用图象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准确”)。
②乙同学根据公式:T=2π
得g=
,并计算重力加速度,若乙同学测摆长时,也忘记了测摆球的半径,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准确”)。
(2)他们测出不同的摆长(l)所对应的周期(T),在进行数据处理时:
①如果甲同学以摆长(l)为横坐标、周期(T)的平方为纵坐标作出了T2-l图象,若他测得的图象的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若甲同学测摆长时,忘记测摆球的半径,则他用图象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准确”)。
②乙同学根据公式:T=2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