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关于光和波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乾安七中高二某班学生提出以下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方向性好的特点 |
B.激光能像无线电波那样用来传递信息 |
C.声波和光波均为横波 |
D.同一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同一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
2.
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根据振动图象可以断定( )


A.甲、乙两单摆振动的频率之比是2:3 |
B.甲、乙两单摆摆长之比是4:9 |
C.甲摆的振动能量大于乙摆的振动能量 |
D.乙摆的振动能量大于甲摆的振动能量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不同的 |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
D.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
4.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是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振幅为8cm |
B.该波的波速为2m/s |
C.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1s |
D.t=0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 |
5.
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 |
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 |
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 |
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 |
2.多选题- (共1题)
6.
在光滑水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沿 x 轴放置一根弹性细绳,x轴为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现让x=0与x=12m处的质点在 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沿x 轴相向传播的甲、乙两列机械波。已知波速为1m/s,振幅均为A,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 )


A.两列波在叠加区不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
B.t = 4s时,x = 8m处的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 |
C.t = 6s时,两波源间(含波源)有7个质点位移为零 |
D.在t = 0之后的 6s 时间内,x = 6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6A |
3.解答题- (共3题)
7.
波长λ=0.71A的伦琴射线使金箔发射光电子,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内做最大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B=1.88×10﹣4m•T.试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的逸出功;
(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的逸出功;
(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
8.
如图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问:

(1)这列波可能的波速为多少?
(2)若波速大小为86 m/s,波速方向如何?

(1)这列波可能的波速为多少?
(2)若波速大小为86 m/s,波速方向如何?
9.
如图所示为水平面上某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底边AB平行上边CD,且AB=L,∠A=45°,∠B=105°,某单色光以平行AB的方向射入玻璃砖,经过底边AB的中点反射后,最后与BC边成45°角射出,求:

①判断单色光在底边AB能否发生全反射,请说明理由;
②单色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

①判断单色光在底边AB能否发生全反射,请说明理由;
②单色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10.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供选用的器材为______。(只填序号)
A.20cm长的细线、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10cm长的细线、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10cm长的细线、木球、秒表、量程为50cm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cm长的细线、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零,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0时,所用的时间为t,则单摆周期为______s。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摆球太重
B.计算时误将小球的直径与摆线长相加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 +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供选用的器材为______。(只填序号)
A.20cm长的细线、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10cm长的细线、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10cm长的细线、木球、秒表、量程为50cm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cm长的细线、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零,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0时,所用的时间为t,则单摆周期为______s。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摆球太重
B.计算时误将小球的直径与摆线长相加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 +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