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弹簧振子做机械振动,若从平衡位置O开始计时,经过0.5s时,振子第一次经过P点,又经过了0.2s,振子第二次经过P点,则再过多长时间该振子第三次经过P点( )
A.1.6s | B.1.1s | C.0.8s | D.2.2s |
2.
如图所示,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则可推出( )


A.再经过0.01s,图中质点a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B.图中质点b此时动能正在减小,其加速度正在增大 |
C.若发生干涉现象,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100Hz |
D.若发生明显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的尺寸一定大于4m |
4.
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流电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在A和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
B.在B和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
C.从A时刻起到D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π弧度 |
D.在A和C时刻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
5.
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A、△VB,压强变化量为△PA、△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A、△FB,则( )


A.水银柱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
B.△pA>△pB |
C.△VA<△VB |
D.△FA=△FB |
6.
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则在此过程中( )


A.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
B.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
D.b中的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a中 |
7.
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方向与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分界线 |
B.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一定增加 |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性 |
D.饱和汽压跟液体的种类、温度和饱和汽的体积有关 |
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
B.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
C.泊松亮斑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证明光是纵波 |
D.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像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
10.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一定产生磁场,磁场一定产生电场 |
B.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稳定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 |
C.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
D.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
2.多选题- (共5题)
11.
甲、乙两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A.甲、乙两单摆的周期之比为2:1 |
B.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2:1 |
C.0.5s至1s过程中,甲摆球的速度减小 |
D.t=0.5s时甲摆球势能最大,乙摆球动能最大 |
12.
国家电网公司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拟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变电站起变换电压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200
(V),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00 V,电流频率为50 Hz |
B.若变阻器的滑片不动,S由a接到b处,电压表V2和电流表A1的示数都减小 |
C.S接到a处,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两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
D.S接到a处,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两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
13.
如图所示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
和
)下的速率分布曲线,由图可得信息( )




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
B.随着温度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
C.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加 |
D.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
14.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绝热过程A→B、等容过程B→C、等温过程C→A又回到了状态A,(不计分子势能)则( )


A.A→B过程气体升温 |
B.B→C过程气体内能增加,气体吸热 |
C.C→A过程气体放热 |
D.全部过程气体做功为零 |
15.
对以下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射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中的微粒在上下飞舞②上升的水蒸气的运动 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
A. ①②③属于布朗运动
B. ④属于扩散现象
C. 只有③属于布朗运动
①从射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中的微粒在上下飞舞②上升的水蒸气的运动 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
A. ①②③属于布朗运动
B. ④属于扩散现象
C. 只有③属于布朗运动
3.填空题- (共1题)
16.
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追踪几粒花粉,每隔30s记下它们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

①从图中可看出花粉颗粒的运动是_____(填“规则的”或“不规则的”)
②关于花粉颗粒所做的布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从图中可看出花粉颗粒的运动是_____(填“规则的”或“不规则的”)
②关于花粉颗粒所做的布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中的折线就是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 |
B.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C.液体温度越低,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花粉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
4.解答题- (共6题)
17.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1)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多少?
(2)若t=0时振动刚刚传到A点,从该时刻起再经多长时间横坐标为60m的质点(未画出)第二次位于波谷?

(1)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多少?
(2)若t=0时振动刚刚传到A点,从该时刻起再经多长时间横坐标为60m的质点(未画出)第二次位于波谷?
18.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A = 100g 的平台A 连接在劲度系数 k = 200N/m 的弹簧上端,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形成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在A 的上方放置mB=mA的物块B,使A、B 一起上下振动,弹簧原长为5cm。A的厚度可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当系统做小振幅简谐振动时,A 的平衡位置离地面C 多高?
(2)当振幅为0.5cm时,B对A的最大压力有多大?
(3)为使B在振动中始终与A接触,振幅不能超过多大?为什么?
(1)当系统做小振幅简谐振动时,A 的平衡位置离地面C 多高?
(2)当振幅为0.5cm时,B对A的最大压力有多大?
(3)为使B在振动中始终与A接触,振幅不能超过多大?为什么?

19.
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匝数为n=100匝的矩形线圈,边长分别为a=10cm和b=20cm,内阻为r=5Ω,在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ω=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转动开始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线圈通过电刷和外部R=20Ω的电阻相接。求电键S合上后,

(1)写出线圈内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2)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
(3)从计时开始,线圈转过
的过程中,通过外电阻R的电量。


(1)写出线圈内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2)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
(3)从计时开始,线圈转过

20.
一圆筒形汽缸静置于地面上,如图所示。汽缸筒的质量为M,活塞及活塞上的手柄的质量为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现用力将活塞缓慢向上提,求汽缸刚离开地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忽略汽缸壁与活塞间的摩擦)

21.
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上固定着一个导热良好的圆柱形密闭气缸,在气缸正中间有一横截面积为3×10﹣4m2的活塞,活塞厚度及活塞与气缸内壁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此时活塞左右两侧的气体A、B的压强均为1.0×105Pa.现缓慢增加小车的加速度,最后小车以20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A气体的体积正好是原来的一半,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试求:

(1)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PA和PB;
(2)活塞的质量。

(1)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PA和PB;
(2)活塞的质量。
22.
如图所示,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玻璃的折射率为
。

①若一束细光线从O点左侧E点垂直于AB入射,恰好在上表面的点发生全反射,求OE的长度;
②一束细光线从O点左侧E'点垂直于AB入射,若
,求此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总路程。


①若一束细光线从O点左侧E点垂直于AB入射,恰好在上表面的点发生全反射,求OE的长度;
②一束细光线从O点左侧E'点垂直于AB入射,若

5.实验题- (共2题)
23.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
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图像,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1)造成图像不过坐标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由图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m/s2(取π2=9.87)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1)造成图像不过坐标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由图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m/s2(取π2=9.87)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
D.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24.
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序号)
(2)将6mL的纯油酸溶于酒精,制成104mL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mL的油酸酒精溶液有75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mm,求: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m2;
②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mL;
③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序号)
(2)将6mL的纯油酸溶于酒精,制成104mL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mL的油酸酒精溶液有75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mm,求: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m2;
②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mL;
③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