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32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单选题(共7题)

1.
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甲示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   )

A.3.5mB.2.5mC.1.5mD.0.5m
2.
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3.
一系列横波沿水平放置的弹性绳向右传播,绳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3/4波长,B位于A右方。t时刻A位于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再经过1/4周期,B位于平衡位置( )
A.上方且向上运动
B.上方且向下运动
C.下方且向下运动
D.下方且向上运动
4.
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   )
A.B.
C.D.
5.
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6.
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A. 频率是30Hz   B. 波长是3m C. 波速是1m/s    D. 周期是0.1s
7.
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副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
A. B. C.   D.

2.多选题(共5题)

8.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 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D.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B.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C.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
D.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
10.
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2 m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则
A.此后再经6 s该波传播到x=24 m处
B.M点在此后第3 s末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此后M点第一次到达y=-3 m处所需时间是2 s
11.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O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已知O、A的平衡位置相距0.9 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波长为1.2 m
B. 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波速大小为0.4 m/s
D. 质点A的动能在t=4 s时最大
12.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x=0,x=xb(xb>0).a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v=10m/s,在t=0.1s时,b点的位移为0.05m,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 波沿x轴正向传播,xb=0.5m
B. 波沿x轴正向传播,xb=1.5m
C. 波沿x轴负向传播,xb=2.5m
D. 波沿x轴负向传播,xb=3.5m

3.填空题(共1题)

13.
一简谐横波以2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原点O处的波源开始振动计时(t=0),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平衡位置在x=10m处有一质点M。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____ (选填“正”或“负”)方向;质点M开始振动时波源位于____(选填“波峰”“波谷”或“平衡位置”);t=____s时质点M第一次出现在波谷。

4.解答题(共3题)

1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PQ分别位于x=2m、x=4m处。从t=0时刻开始计时,当t=15s时质点Q刚好第4次到达波峰。

(1)求波速。
(2)写出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不要求推导过程)。
(3)做出质点P的振动图像(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当t=0.6 s时波恰好传到e点,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abcde是介质中的质点。求:

(1)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
(2)t=0.6 s时质点a和质点e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或负方向运动)
(3)质点d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6.
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3. 5 km/ s 的S 波,另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7. 0 km/ s 的P 波. 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波比首次到达的S 波早3 min. 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震源的振动周期为1. 2 s, 求震源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x 和S 波的波长.

5.实验题(共1题)

17.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某同学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 mm,单摆摆长为_____ m。

(3)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即为单摆周期T
A.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则单摆周期T=△t/5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