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稳定的磁场 |
B.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
C.通过测定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的变化可测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
2.
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幅为A,周期为T,O为平衡位置,B、C为两侧最大位移处,从经过位置P(P与O、B、C三点均不重合)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再经过时间T过长中,振子的平均速率一定等于
B. 经过
时,振子的瞬时速度不可能与P相同
C. 再经过时间
过程中,振子的路程可能大于A,可能等于A,不可能小于A
D. 经过
时,弹簧的伸长量和弹性势能均相同
A. 再经过时间T过长中,振子的平均速率一定等于

B. 经过

C. 再经过时间

D. 经过

3.
如图所示为摆长为1m的单摆分别在地球表面和某星球表面做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已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I是某星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图线II是地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 |
B.图线1是地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图II是某星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 |
C.将一单摆从地球移到该星球上,摆钟会变快 |
D.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62.5m/s2 |
4.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中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锁吸收的热量可看做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
B.在![]() |
C.在![]() |
D.在![]() |
5.
2018年河北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比2017年下降6%以上,达到61微克/立方米。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C.PM2.5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是由气流的运动决定的 |
D.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
6.
下面几幅图中,有关功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迅速下压活塞,面花会燃烧起来,说明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
B.图2中重物下落带动叶片转动,由于叶片向水传递热量而使水的温度升高 |
C.图3中降落的重物使发电机发电,电流对水做功使水的温度升高 |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
2.多选题- (共7题)
8.
如图所示,甲图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像,乙图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5s时,x=4.5m处质点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 |
B.x=1m处的质点在t=8.25s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C.经过0.5s,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向前移动2m |
D.该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30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
9.
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形成绳波,
时,质点1到达最高位置,质点5刚要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11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向下 |
B.![]() |
C.在![]() |
D.在![]() |
10.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
,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V1和V2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1和U2表示;A1和A2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1和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P不动,滑片Q向上滑动过程中,U2变小,I1变小 |
B.滑片P不动,滑片Q向上滑动过程中,U2不变,I1变小 |
C.滑片Q不动,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变大,I1变大 |
D.滑片Q不动,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变大,I1变小 |
11.
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0.2T的匀强磁场中,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
匀速转动,转动周期为6.28×10-2s,线圈的匝数为100匝、阻值为10Ω,面积为0.1m2.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阻值为90Ω的电阻R连接,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π取3.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在图示位置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
B.经过八分之一周期,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
C.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00V |
D.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
12.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水平气缸内由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若用外力F将活塞缓慢地水平向右拉动,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做等温膨胀,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气缸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少 |
B.气体做等温膨胀,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压强不变 |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
D.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收,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 |
B.图甲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 |
C.图乙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 |
D.图甲中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而图乙中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密 |
14.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CDB,A管接一密闭球形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B管开口,水银柱将两部分气体封闭,,各管形成的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不变,水银密度为ρ.现在B管开口端缓慢向上移动,直到CD两管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B管前A内气体的压强为![]() |
B.移动B管后A内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 |
C.移动B管后CD部分其他体积不变 |
D.移动B管后![]() ![]() |
3.解答题- (共4题)
15.
如图甲所示,S1和S2两个波源,P点在两波源连线之间,与两波源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2m和x2=1m,S1和S2均在t=0时刻开始振动,它们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两列波传播速度大小相等,当t=1s时质点P开始振动,求:

(1)波速v和波长
;
(2)t=4.1s时P点的位移。

(1)波速v和波长

(2)t=4.1s时P点的位移。
16.
一小型水电站为某企业供电,发电机输出功率为66kW,输出电压为220V,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2Ω。
(1)若由发电机经输电线直接送电,求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
(2)若用1:10升压变压器先升压,再用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
(1)若由发电机经输电线直接送电,求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
(2)若用1:10升压变压器先升压,再用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
1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b到C的压强p和体积V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27℃,当气体从状态B至状态C的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00J,求:

(1)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
(2)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

(1)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
(2)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
18.
小张开车出差,汽车某个轮胎的容积为20L,在上高速前检验胎压为2.5atm,此时车胎的温度为27℃,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进入服务区后,小张发现该轮胎有漏气现象,检测得出胎压变化为2atm,此时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1)求车胎漏出气体的质量占原来气体质量的比例;
(2)求车胎温度恢复到27℃时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不考虑此过程的漏气和轮胎体积的变化)
(3)补胎后,在第(2)的基础上给轮胎打气,假设每次打入气体的体积为
,压强为1atm,温度为27℃,打多少次能使车胎内气体压强恢复到2.5atm。
(1)求车胎漏出气体的质量占原来气体质量的比例;
(2)求车胎温度恢复到27℃时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不考虑此过程的漏气和轮胎体积的变化)
(3)补胎后,在第(2)的基础上给轮胎打气,假设每次打入气体的体积为

4.实验题- (共2题)
19.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20.
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平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减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④①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05%了,每滴溶液的体积为0.02mL,描出油酸膜边缘轮廓,油酸膜的面积约为110cm2,由此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若油酸未完全散开就测油膜面积,会导致计算分子直径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平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减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④①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05%了,每滴溶液的体积为0.02mL,描出油酸膜边缘轮廓,油酸膜的面积约为110cm2,由此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若油酸未完全散开就测油膜面积,会导致计算分子直径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