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31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3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甲所示为一弹簧振子自由振动时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为该弹簧振子在某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该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为4 s
B.由图乙可知该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为8 s
C.由图乙可知外力的周期为8 s
D.如果改变外力的周期,在外力的周期接近4 s时该弹簧振子的振幅较大
2.
如图所示,在空旷的广场上有一堵较高大的墙MN,在墙的一侧有一个正在播放男女合唱歌曲的声源O,某人从A点走到墙后的B点,在此过程中,如从衍射的角度来考虑,则会听到
A.声音变响,男声比女声更响
B.声音变响,女声比男声更响
C.声音变弱,男声比女声更弱
D.声音变弱,女声比男声更弱
3.
工厂里,有一台机器正在运转,当其飞轮转得很快的时候,机器的振动并不强烈,切断电源,飞轮转动逐渐慢下来,到某一时刻,机器发生了强烈的振动,此后,飞轮转动得更慢,机器的振动反而减弱,这种现象说明(    )
A.在时刻飞轮惯性最大
B.在时刻飞轮转动的频率最大
C.在时刻飞轮转动的频率与机身的固有频率相等,发生共振
D.纯属偶然现象,并无规律

2.多选题(共6题)

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 m处的一个质点,t=0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已知波的周期T>0.2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B.质点P的振幅为0.1 m
C.该波的频率为HzD.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5 m/s
5.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025"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1" s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
B.t="0.2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C.0.1~0.25 s时间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0.1~0.25 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6.
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d、e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lm的9个质点,t=0时刻均静止于平衡位置,如图所示.当t=0.1s时质点S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当t=0.4s时质点d开始起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为10m/s
B.t=0.4s这一时刻质点a的速度最大
C.t=0.4s这一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最大
D.t=0.5s这一时刻质点c′已经振动了0.2s
7.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1.0 m和x=5.0 m处,两列波的速率均为v=2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1.0 m和x=3.0 m的M、N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P、Q的平衡位置分别处于x=2.0m和x=2.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Q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1.25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C.两列波能发生干涉,发生干涉后质点P为振动减弱点
D.两列波能发生干涉,发生干涉后质点Q为振动加强点
8.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B.从t=0开始经0.15 s,x="40" 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 m
C.接收器在t = 1.8 s时才能接受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2 Hz
9.
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D.在t=0.5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3.解答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点是此时处在平衡位置的一个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

(1)判断这列波的传播方向;
(2)经过时间t1=6s,质点P通过的路程s
(3)经过t2=30s,波向前传播的距离x

4.实验题(共1题)

11.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