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925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2

1.单选题(共3题)

1.
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2.
如图所示,位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 F 的大小不变,方向变成沿斜面向上,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一定变大
B.一定变小
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大,可能变小,也可能不变
3.
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B. 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C. 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
D. 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2.多选题(共4题)

4.
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C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 g 的值等于98 cm/s2
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
6.
甲、乙二人拔河,甲拉动乙向左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运动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B.不论做何种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绳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时,甲对绳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7.
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其右方放一与纸面垂直的、通以图示方向电流的通电导线,磁铁仍然静止,则与未放通电导线之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所受地面的弹力增大
B.磁铁所受地面的弹力减小
C.磁铁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磁铁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3.填空题(共3题)

8.
有一个简单的判断鸡蛋生熟的方法: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转动鸡蛋,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如果转动顺利,则为_________;如果转动不顺利,则为_________.转动一段时间后,突然按停它,并立即缩手.如果缩手后不再转动为_________;如果缩手后能自动再转起来,则为_________.
9.
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判断:

(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___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_____ 。
10.
两人拔河甲胜乙败,甲对乙的力是300 N,乙对甲的力________(选填“>”“<”或“=”)300 N.(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4.解答题(共6题)

11.
质量为m=10kg的物体A在水平推力F=100N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0.2, g=10米/秒。求:

(1)物体A的加速度
(2)若外力只作用1s钟,求A从静止开始到最后静止的位移共为多大。
12.
如图所示,在台秤上放半缸水,台秤读数为G′=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秤悬挂一块边长a=10 cm的立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当把弹簧秤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中深b=4 cm时,弹簧秤和台秤的读数分别为多少?(水的密度ρ0=1×103 kg/m3g取10 m/s2)
13.
(题文)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
14.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的水平轴 O ,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 A 和质量为4m的物块 B ,物块B置于 O 点正下方的水平面上,拉直绳使 OA 水平,此时 OA 的长度为 L 。

(1)小球 A 由静止释放绕 O 点转过90°时,求小球的速度大小和物块对地面的压力
(2)若保持 A 的质量不变,将 B 换成质量也为m的物块,使绳 OA 水平,当小球 A 由静止释放转到 O 点正下方时,物块 B 的速度大小为v,求小球 A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设 A 与 B 不会相碰,方向用三角函数表示)。
15.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3kg,MB=6kg。今用水平力FA推A,用水平力FB拉B, FA和F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FA=9-2t(N),FB=3+2t(N)。求从t=0到A、B脱离,它们的位移是多少?
1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与水平地面在C点平滑连接,质量为0.4kg的滑块A无初速地沿斜面滑下后,又沿水平地面运动至D点与质量也为0.4kg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小球B用长为L=0.32m的细绳悬于O点,其下端恰好与水平地面上的D点相切,已知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1,C、D间距LCD =1.4m,碰后B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g=l0m/s2 ,求:

(1)B球碰后的速度;
(2)滑块A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h;
(3)滑块A最终与D点间的距离S。

5.实验题(共2题)

17.
在用DIS实验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四组数据。

a/ m·s-2
2.01
2.98
4.02
6.00
F/N
1.00
2.00
3.00
5.00
 

(1)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线;
(2)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
(3)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来测量绳子的拉力大小,如图(b)所示。是否仍要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重物的质量m________(填“必要”,或“不需要”)
18.
在探求a与F、m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秒表;
D.低压交流电源;
E.电池;
F.纸带;
G.细绳、砝码、小车、沙和桶;
H.薄木板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