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3cm,PN=4cm,MN=4.5cm,则线段QR的长为{#blank#}1{#/blank#}.
2.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3cm,PN=4cm,MN=4.5cm,则线段QR的长为{#blank#}1{#/blank#}.
2.单选题- (共5题)
3.
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及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在用电高峰期,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
B.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
C.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不变 |
4.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处,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
C.乙分子由a到c的过程,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晶体和非晶体各向同性,所以都不是晶体 |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 |
C.明矾是多晶体,小铁屑是单晶体 |
D.金属材料各向同性,但金属中每一晶粒的内部各向异性 |
7.
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则该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一定越大 |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D.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颗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
3.多选题- (共5题)
8.
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竖直上抛,B球平抛,两球在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动量的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B.相同时间内,动量的变化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
C.动量的变化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D.动量的变化率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
9.
如图甲所示,将阻值为R=5 Ω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正弦式交变电源上,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25 W |
B.电阻R两端电压的函数表达式为u=2.5sin200πt(V) |
C.若此交变电流由一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如图丙所示,当线圈的转速提升一倍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
D.这一交变电流与如图丁所示电流比较,其有效值之比为1![]() ![]() |
10.
如图(甲)所示为一个小型电风扇的电路简图,其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a、b接上一个正弦交变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输出端接有额定电压均为12 V的灯泡和风扇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r=2Ω,接通电源后,灯泡正常发光,风扇正常工作,则


A.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10 V |
B.通过风扇电动机的电流是6 A |
C.通过灯泡的交流电频率是100 Hz |
D.风扇突然卡住的瞬间,灯泡变暗 |
11.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


A.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
B.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
12.
如图所示,a、b、c、d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ad平行于横坐标轴,dc平行于纵坐标轴,ab的延长线过原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状态d到c,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 |
B.从状态c到b,气体放热 |
C.从状态a到d,气体对外不做功 |
D.从状态b到a,气体吸热 |
4.填空题- (共1题)
13.
(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
5.解答题- (共2题)
1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小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与墙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前瞬间的速度v1=7m/s,碰后以v2=6m/s反向运动直至静止.已知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2,取g=10m/s2.求:
(1)A点距墙面的距离x;
(2)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物块的冲量大小I.
(1)A点距墙面的距离x;
(2)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物块的冲量大小I.

15.
如图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气体实验装置,开始时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为44 cm,现用竖直向下的外力F压缩气体,使封闭的空气柱长度变为4 cm,人对活塞做功100 J,大气压强为p0=1×105 Pa,不计活塞的重力.问:

(1)若用足够长的时间缓慢压缩,求压缩后气体的压强多大?
(2)若以适当的速度压缩气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为20 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活塞的横截面积S=1 cm2)

(1)若用足够长的时间缓慢压缩,求压缩后气体的压强多大?
(2)若以适当的速度压缩气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为20 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活塞的横截面积S=1 cm2)
6.实验题- (共1题)
16.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前端装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1)木板的一端下边垫着小木片用以_____ 。
(2)在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 。
(3)已测得小车A(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m1="0.310" kg,小车B(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2="0.205" kg,由以上测量可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碰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kg·m/s;
碰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 kg·m/s;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木板的一端下边垫着小木片用以_____ 。
(2)在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 。
A.弹簧测力计 |
B.毫米刻度尺 |
C.天平 |
D.螺旋测微器 |
碰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kg·m/s;
碰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 kg·m/s;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