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2.多选题- (共6题)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B.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 |
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
D.小球落回B点后一定能从A点冲出 |
3.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体B以v0=2 m/s的水平速度滑上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 J |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 m |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4.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B.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
D.一定质量的0℃冰变成同温度的水,内能一定增加 |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5.
关于晶体及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 |
B.组成晶体的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 |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
E.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存在表面张力 |
B.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会上升 |
C.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
E.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
B.给车轮胎打气,越打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
D.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则气体一定吸热 |
E.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
3.解答题- (共3题)
8.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粗糙水平轨道BC相切于B点,一质量m1=0.1 kg的小滑块1从离BC高H=0.8 m处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在B处的质量m2=0.3 kg的小滑块2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滑块2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已知BC间距离s=1 m,O在C的正下方,C离水平地面高h=0.45 m,(两滑块均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1)求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1的速度大小v0;
(2)求物块2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增加物块1 的质量,碰撞后物块2从C点水平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求D与C的水平距离最大不会超过多少?

(1)求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1的速度大小v0;
(2)求物块2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增加物块1 的质量,碰撞后物块2从C点水平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求D与C的水平距离最大不会超过多少?
9.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求:

(1)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是多少;
(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1)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是多少;
(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10.
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50 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A的质量m=50 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0 cm,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1×105 Pa,温度t1=27℃ 。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当汽缸内的温度升为177 ℃时,物块A开始移动,继续加热,并保持A缓慢移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

(1)物块A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A向右运动距离为d=2 cm时汽缸内的温度。

(1)物块A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A向右运动距离为d=2 cm时汽缸内的温度。
4.实验题- (共1题)
11.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明显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①往边长约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明显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
B.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
C.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均视为完整方格处理 |
D.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