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917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1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   )
A.5 m/sB. m/s
C.20 m/sD. m/s
2.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则(   )
A.加速度一定发生了改变B.所受的外力一定变化
C.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D.一定从静止变为运动
3.
如图,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
A.B.C.D.
4.
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M为一平面镜,光屏与平面镜平行放置。 SO是一条垂直照射在M上的光线。已知SO=L,若M以角速度ω绕O点逆时针匀速转动,则转过30˚时光线SʹO在屏上移动的瞬时速度v的大小为(    )
A.2LωB.4LωC.D.8Lω
5.
A、B两物体初速度相同,A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光滑斜面上滑;B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上抛.它们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A和HB .则下列关于HA和HB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HA <HB    B. HA =HB    C. HA >HB    D. 无法确定
6.
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向心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除了其他的力以外还要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C.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物体相对圆心的运动趋势是沿着切向向外

2.选择题(共5题)

7.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8.如图,在▱ABCD中,AB=3,AD=4,∠ABC=60°,过BC的中点E作EF⊥AB,垂足为点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

9.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11月26日,人民网工会主席李颖芝带领6名爱心志愿者带着过冬棉衣、图书、学习用品、营养早餐等物品,看望了廊坊弘德家园的60多位贫困儿童和流浪孤儿,为他们送去了冬天里的温暖。这次活动也是人民微博发起的“媒体微博暖冬行动”的一部分。
弘德家园是一家纯民间福利性的慈善机构,专门收住贫困儿童、流浪孤儿等,人民网员工已是连续第三年给他们献爱心、送温暖。今年人民网人民微博在网上发起了“媒体微博暖冬行动”,倡议媒体同仁和网友们积极关注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本网员工积极响应:有人专门购买暖和的新衣,有人捐出最喜爱的图书,有人掏出钱包内所有现金……
      11月26日上午,人民网志愿者先来到了弘德家园附近超市,签约订购了全年的牛奶和鸡蛋,并商定了送货时间和频率。之后大家来到弘德家园,受到孩子们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志愿者赠送了爱心物资,了解了家园的情况,参观了孩子们的宿舍、餐厅、图书馆、活动室等,并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临行时大家依依惜别,并相约明年再见。

10.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11月26日,人民网工会主席李颖芝带领6名爱心志愿者带着过冬棉衣、图书、学习用品、营养早餐等物品,看望了廊坊弘德家园的60多位贫困儿童和流浪孤儿,为他们送去了冬天里的温暖。这次活动也是人民微博发起的“媒体微博暖冬行动”的一部分。
弘德家园是一家纯民间福利性的慈善机构,专门收住贫困儿童、流浪孤儿等,人民网员工已是连续第三年给他们献爱心、送温暖。今年人民网人民微博在网上发起了“媒体微博暖冬行动”,倡议媒体同仁和网友们积极关注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本网员工积极响应:有人专门购买暖和的新衣,有人捐出最喜爱的图书,有人掏出钱包内所有现金……
      11月26日上午,人民网志愿者先来到了弘德家园附近超市,签约订购了全年的牛奶和鸡蛋,并商定了送货时间和频率。之后大家来到弘德家园,受到孩子们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志愿者赠送了爱心物资,了解了家园的情况,参观了孩子们的宿舍、餐厅、图书馆、活动室等,并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临行时大家依依惜别,并相约明年再见。

11.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5题)

12.
在云南省某些地方到现在还要依靠滑铁索过江(如图1),若把这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图2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水平面内,AB间的距离为L=80 m,绳索的最低点离AB间的垂直距离为h=8 m,若把绳索看做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52 kg的人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10 m/s,(取g=10 m/s2)那么(  )

A. 人在整个绳索上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 可求得绳索的圆弧半径为104 m
C. 在滑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D. 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索的压力为570 N
13.
有关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
C.两个互成角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和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14.
水平光滑直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v0沿直轨道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d点,则(  )
A.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为
B.小球在c点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C.小球在直轨道上的落点db点距离为2R
D.小球从c点落到d点需要时间为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高尔夫球将逐渐成为普通人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球竖直地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的A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击出后做平抛运动
B.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穴所用的时间为
C.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D.球被击出后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为
16.
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sA∶sB=2∶3,转过的角度之比A∶B=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半径之比RA∶RB=2∶3B.它们的半径之比RA∶RB=4∶9
C.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2∶3D.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3∶2

4.填空题(共1题)

17.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系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一根轻绳的两端,当A物体以速度v向左运动时,系A、B的绳分别与水平方向成α、β角,此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

5.解答题(共4题)

18.
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m、h=0.15m,R=0.75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19.
如图所示,一轻绳长为L,下端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当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绳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绳的拉力大小F;
(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0.
如图所示,轻杆长2l,中点装在水平轴O点,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 ,B球质量为2m,两者一起在竖直平面内绕O轴做圆周运动。

(1)若A球在最高点时,杆A端恰好不受力,求此时O轴的受力大小和方向?
(2)若B球到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第(1)小题中A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则B球运动到最高点时,O轴的受力大小和方向又如何?
(3)在杆的转速逐渐变化的过程中,能否出现O轴不受力的情况?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则求出此时A、B球的速度大小。
21.
某战士在倾角为30°的山坡上进行投掷手榴弹训练.他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v0=15 m/s沿水平方向投出手榴弹后落在B点.该型号手榴弹从拉动弹弦到爆炸需要5 s的时间,空气阻力不计,(g=10 m/s2),求:

(1)若要求手榴弹正好在落地时爆炸,问战士从拉动弹弦到投出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点A、B的间距s是多大?

6.实验题(共1题)

22.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轴和y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来确定的.
(3)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轨迹如图所示,判断O点是否是抛出点________(填“是”或“否”).

(4)该同学在轨迹上选取间距较大的几个点,测出其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内绘出了y­x2图象,则此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________m/s.(取g=10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