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916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6

1.单选题(共13题)

1.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条遵守胡克定律的橡皮筋将小球P悬挂于车顶O点,在O点正下方有一光滑小钉A,它到O点的距离恰好等于橡皮筋原长l0。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小球的高度
A.保持不变B.逐渐降低
C.逐渐升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2.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3.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C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B. B不受摩擦力作用
C. A受的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不为零
D. A、B、C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4.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通过轻绳挂在B点,另一轻绳一端系重物C,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点,现将B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下,若移动过程中AO段绳子始终水平,且不计摩擦,则悬点B受绳拉力大小F和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情况是( )

A. B左移,Fθ减小
B. B右移,Fθ增大
C. 无论B左移或右移,Fθ都保持不变
D. 无论B左移或右移,Fθ都增大
5.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
A.10 N,向右B.10 N,向左
C.20 N,向右D.20 N,向左
6.
如图质量都为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A置于倾角θ = 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A所受的摩擦力
A.先增大后减少B.先减少后增大
C.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
7.
下列关于各项体育运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B.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过头停在最高点时,杠铃处于平衡状态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8.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2,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物体m1相连,若由静止释放m1,m2的加速度大小为α,现取走m1,用力F向下拉绳,使m2的加速度仍为α,不计滑轮摩擦及绳的质量,则 (   )

A. F>m1g B. F<m1g
C. F=m1g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6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取g =10 m/s2,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390 N    B. 410 N     C. 790 N     D. 810 N
10.
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11.
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其定义式为p,它的单位是帕斯卡(Pa),是一个导出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千克(kg)、米(m)、秒(s),用上述单位表示压强的单位应为(  )
A.kg·m·s2
B.kg/(m·s2)
C.kg·m2·s2
D.kg/(m2·s2)
13.
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2.5s后与距离A点5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返回,整个过程速率不变,设A点为计时起点和位移参考点,并且向右为正,则小球在第3s内和前3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A.2m,6mB.2m,4mC.0m,4mD.0m,5m

2.选择题(共9题)

14.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5.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6.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气温普遍比农村高,为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气温的办法{#blank#}1{#/blank#} 

17.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气温普遍比农村高,为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气温的办法{#blank#}1{#/blank#} 

18.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气温普遍比农村高,为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气温的办法{#blank#}1{#/blank#} 

1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

2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

21.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2.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3.解答题(共3题)

2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24.
如图,一块质量为M=2kg,长L=lm的匀质木板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初始时速度为零.板的最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l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小物块上连接一根足够长的水平轻质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木板与滑轮之间距离足够长,g=10m/s2)。

(1)若木板被固定,某人以恒力F=4N向下拉绳,则小木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2)若不固定木板,某人仍以恒力F=4N向下拉绳,则小木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3)若人以恒定速度vl=lm/s向下匀速拉绳,同时给木板一个v2=0.5m/s水平向左的初速度,试判定木块能否滑离木板;若能滑离,请求出木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5.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块在3~6 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4.实验题(共3题)

26.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小题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__更易于操作.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
27.
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用精度为0.2N,量程为10N的弹簧秤拉动细绳套,通过记录并作出了如下的实验结论图。请指出他在作图过程中存在的疏漏或者错误之处。(至少说出四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求:
①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1 =________cm;
②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正确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①根据该组实验数据在答卷的坐标纸作出a—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②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9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