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20m/s | B.40m/s | C.23.3m/s | D.18m/s |
2.
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运动500 m后起飞,已知5 s末的速度为10 m/s,7秒末的速度为15 m/s.在20秒末起飞,问歼-10飞机由静止到起飞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0 m/s | B.15 m/s | C.17 m/s | D.25 m/s |
4.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物理学家伽利略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断下列哪个是伽利略的探究过( )
A.进行猜想---提出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B.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数学推理---得出结论 |
C.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D.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5.
光滑斜面长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 )
A.物体在![]() ![]() |
B.物体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C.物体到斜面中点的瞬时速度小于![]() |
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 |
6.
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2.5s后与距离A点5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返回,整个过程速率不变,设A点为计时起点和位移参考点,并且向右为正,则小球在第3s内和前3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A.2m,6m | B.2m,4m | C.0m,4m | D.0m,5m |
2.多选题- (共1题)
7.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5倍,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
3.解答题- (共2题)
8.
(8分)我国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为了确保安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32m/s,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面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便操作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 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试计算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x至少应为多少?
9.
(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0 m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1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 m/s,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g取10 m/s2)
(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g取10 m/s2)
4.实验题- (共2题)
10.
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x2-x1)/T2,
a2=(x3-x2)/T2,
a3=(x4-x3)/T2,
=(a1+a2+a3)/3.
乙同学:a1=(x3-x1)/(2T2),
a2=(x4-x2)/(2T2),
=(a1+a2)/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x2-x1)/T2,
a2=(x3-x2)/T2,
a3=(x4-x3)/T2,

乙同学:a1=(x3-x1)/(2T2),
a2=(x4-x2)/(2T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11.
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1)实验操作:应先_____,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实验结束后应立即_____.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操作:应先_____,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实验结束后应立即_____.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