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马鞍山二中等四校高三联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15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6

1.单选题(共4题)

1.
A物体从离地面高10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 1s后B物体从离地面高15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面物理图像中对A、B的运动状态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2.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A、B,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向上推物体A使两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B对A的压力平行于斜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减小A的质量,B对A的压力大小不变
B. 只减小B的质量,B对A的压力大小会增大
C. 只减小斜面间的倾角,B对A的压力大小不变
D. 只减小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B对A的压力会增大
3.
如图所示,一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悬于O点,现从最低点给小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经过A点时,其速度为最高点速度的倍,不计空气阻力,则在A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等于()
A.30ºB.45ºC.60ºD.90º
4.
质量相同的A、B两物体分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都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撤去A物体的水平力F;经过位移2x,撤去B物体的水平力F。最后两物体停下时的总位移相等都为5x,则A、B两物体( )
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2∶1
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3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1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水平力F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2.多选题(共3题)

5.
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BCD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底边BC长 3.6m,B点到O点距离为6.4m,从O点正上方离地面高为5m的A点以v0初速度平抛一小球,则下面对小球平抛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v0=6.4m/s,小球恰好落在B点
B.v0=10.0m/s,小球恰好落在C点
C.小球在空中平抛运动时间最短为0.8s
D.v0>10.0m/s,小球不可能落在三角形BCD上
6.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大于C的质量,则( )
A.A所需向心力最大
B.从图中位置开始A一定先与B相距最近
C.B、C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7.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0.25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大于0.25s,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和方向可能是:
A.2m/s,向左B.2m/s,向右C.6m/s,向左D.6m/s,向右

3.解答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大小相同小球A、B、C,质量分别为mA=mC=1.0kg,mB=2.0kg,现让A球以v0=3m/s的速度向着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C球的最终动量是系统总动量的,求A、B、C球最终的速度大小。
9.
如图所示,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电场中用一根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吊着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保持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7°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改变为竖直向下且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求:

(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对轻绳的拉力。

4.实验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为某中学物理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他们的主要操作如下:

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
③固定光电门B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A的高度,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
④画出v-t图像

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B时的速度为v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 。(用vB、g和t表示)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答题卡中的坐标纸上画出v-t图像。
(3)根据v-t图像,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B的距离约为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
B.两根绳必须等长
C.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