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14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图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硬杆左端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无摩擦的转动,右端O点通过钢索挂于A点,钢索和硬杆所受的重力均可忽略.有一质量不变的重物悬挂于O点,现将钢索缓慢变短,并使钢索的悬挂点A缓慢向下移动,以保证硬杆始终处于水平.则在上述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杆对O点的弹力不变
B.钢索对O点的拉力变小
C.钢索和硬杆对O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
D.钢索和硬杆对O点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
2.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5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推力撤去时开始做减速运动
B.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10m
C.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3m/s
D.物体在运动中的加速度先变小后不变
3.
如图所示,相同乒乓球1、2恰好在等高处水平向左越过球网,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乒乓球自最高点到落台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落台时,球1的重力功率大于球2的重力功率
B.球1的飞行时间等于球2的飞行时间
C.球1的速度变化率等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
D.球1和球2在空中不可能相遇

2.选择题(共1题)

4.定值电阻R1、R2和标有额定功率为“0.9W”字样白炽灯L和特殊电子元件E并联接在电路中,且R1<R2,改变电路两端电压U,通过每个电阻、电灯和特殊电子元件的电流也相应改变,根据实验数据绘出R1、R2、RL和RE的I一U(或U一I)图线,如图所示.

3.多选题(共4题)

5.
据报道,有科学家支持让在2006年被除名的冥王星重新拥有“行星”称号,而最终结果在国际天文联合会2015年举行的会议上才能做出决定.下表是关于冥王星的一些物理量(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量
直径
平均密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温度
量值
约2300km
约2.0g/cm3
约248年
约6.387天
﹣220°C以下
 
A.冥王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小
B.冥王星绕日公转的加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加速度大
C.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太阳的体积的大小
D.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6.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质量为2m的C用细线通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开始时A、B均静止在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上,A紧靠在挡板处,用手托住C,使细绳刚好被拉直,斜面的倾角为θ=30°.现把手拿开,让C从静止开始运动,试分析从C开始运动到A刚要离开斜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下降的高度为
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C.C克服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D.B、C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了
7.
如图所示,木箱高为L,其底部有一个小物体Q(质点),现用力竖直向上拉木箱,使木箱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不变,经过时间t,木箱达到最大速度,这时让木箱突然停止,小物体会继续向上运动,且恰能到达木箱顶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时间t内拉力的功率
B.木箱的最大速度
C.时间t内木箱上升的高度
D.木箱和小物体的质量
8.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12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1所示,在x=18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
B.该波的周期为12s
C.在0~4s内x=12m处和x=18m处的质元通过的路程均为6cm
D.x=12m处的质元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18m处的质元在波峰
E.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m

4.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长为L=9m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θ=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4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在传送带的B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体挡住,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地释放一质量m=1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与挡板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及碰撞时间均不计。(sin37°=0.6,cos37°=0.8)

①在物体从第一次由静止开始下滑到与挡板P第一次相碰后,物体再次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②试求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以及达到该运动状态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10.
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P点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A,P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现有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v0的水平速度射入物体A并和物体A一起滑上光滑平面,与前方静止物体B发生弹性正碰后返回,在粗糙面滑行距离d停下。已知物体A与粗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子弹与物体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B物体的质量。

5.实验题(共1题)

11.
“探究功能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有:长木板、小车(前面带小钩)、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6条规格相同的橡皮筋、纸带、刻度尺、天平、小铁钉2个、导线若干.在上述实验器材中,多余的器材是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长木板放到水平实验台上,依图安装好实验器材;
B.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把橡皮筋拉伸到一定的长度,整理好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编号为1;
C.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相等,打出的纸带,分别编号为2、3…
D.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把第一次实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则第2次、第3次…实验对小车做的功分别计记为2W0、3W0…,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E.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然后以W为纵坐标、v2(也可能是其他关系)为横坐标作图;
F.整理实验器材.
以上实验步骤中有疏漏的步骤是:A    ,有错误的步骤是    (填写步骤前相应的符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