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理综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13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4题)

1.
图甲是由两圆杆构成的“V”形槽,它与水平面成倾角θ放置。现将一质量为m的圆柱体滑块由斜槽顶端释放,滑块恰好匀速滑下.沿斜面看,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与两圆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b= 120°,则( )
A.μ=tanθ
B.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为mgcosq
C.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mgsinq
D.若增大θ,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增大
2.
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密立根由带电油滴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发现了电子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装置将微小形变放大,测定了静电力恒量k的值
C.牛顿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及开普勒有关大体运动的三个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在磁场中转动的金属圆盘可以对外输出电流
3.
质量为用的小球用弹性轻绳系于O点(右上图),将其拿到与O同高的A点,弹性绳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此时长为l0.将小球由A点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到达O的正下方B点时,绳长为l小球速度为v,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性绳的劲度系
B.小球在B点时所受合外力大小为
C.小球从A至B重力所做的功为
D.小球从A到B损失的机械能为
4.
平直公路上的一辆汽车,在恒定功率牵引下由静止出发,200s的时间内行驶了1500m,则200s末汽车的速率
A.大于7.5m/sB.等于7.5m/sC.大于15m/sD.等于15m/s

2.多选题(共3题)

5.
如图,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圆锥形陀螺,其上表面半径为r,转动角速度为.欲让旋转的陀螺从光滑桌面上水平飞出(运动中陀螺转动轴总保持竖直),且飞出过程中恰不与桌子相碰.设陀螺底端顶点离开桌面的瞬间,其水平速度为v0.陀螺上的最大线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6.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飞船在圆轨道绕月一周时间为T、路程为S由以上数据可知
A.飞船的线速度为
B.飞船的加速度为C飞船脱离月球的最小速率大于
C.地月质量之比
7.
如图,上下有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水平垂直纸面向里.将线框从某高度无初速释放,落入该磁场中.l、d分别为磁场与线框的宽度.若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位于纸平而内,下边框始终与磁场上下边界平行则线框下落过程中
A.进入磁场时,线框中感应的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B.可能经历一个所受安培力减小的过程
C.当l>d,线框可能进出磁场时都做匀速运动
D.当l=d,可能某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线框的焦耳热

3.填空题(共1题)

8.
在大气中,空气团竖直运动经过各气层的时问很短,因此,运动过程巾空气团与周围空气热量交换极少,可看作绝热过程.潮湿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变得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降时升温,气象上称这股干热的气流为焚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空气团沿背风坡下降时,下列描述其压强p随体积V变化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_(图中虚线是气体的等温线).

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温度降低,原因是空气团   (选填“对外放热”或“对外做功”):设空气团的内能U与温度T满足U=CT(C为一常数),空气团沿着背风坡下降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团做功为W,则此过程中空气团升高的温度ΔT=__

4.解答题(共2题)

9.
一平板车静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放一质量m=5kg的物体.平板车质量M=10kg,总长度L=1.5m,上表面离地高度h=1.25m,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0.2.物体可看成质点,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现在平板车上施加一水平向右F=60N的拉力,

求(1)物体刚脱离小车时的速度;(2)当物体落地时,距离平板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10.
如图,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有ABC三点,其中AB距离Ll=8m,AC距离L2=3m.小球P在A点获得v0=8m/s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小球Q从B点由静止释放,经过t时间两小球相碰并粘成结合体E.已知斜面倾角=370,小球P、Q质量均为m,g=10m/s2,求:

①时间t: ②结合体E经过C时的速率.

5.实验题(共1题)

11.
甲同学用图①所示装置测量重物的质量M.初始时吊盘上放有5个槽码,吊盘与每个槽码的质量均为m0(M>m0)在吊盘下固定纸带,让其穿过打点计时器.先调整重物的高度,使其从适当的位置开始下落,打出纸带,测得其下落的加速度.再从左侧吊盘依次取下一个槽码放到右侧重物上,让重物每次都从适当的高度开始下落,测出加速度.描绘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a与加在其上的槽码个数n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计算出重物的质量M.请完成下面填空:

(1)某次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②,则纸带的  (填“左端”或“右端”)与吊盘相连.若已知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且s1=1.60cm,s2=2.09cm,s3=2.60cm,s4=3.12cm,s5=3.60cm,s6=4.08cm,则a=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重物下落的加速度a与加在其上的槽码个数n的关系图线可能是图③中的(填字母代号)
(3)若算出a一n图线的斜率为k,则计算重物质量的表达式为M= (用k、m0、g等表示)
(4)乙同学说直接让重物拉着左边5个槽码下落,测出加速度,一次就可算出M的值了,乙同学的说法 (填“对”,“错”),与乙相比,甲同学做法的优点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