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A、B两点沿直线ox相向传播,t=0时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m/s,则( )

A.t =0.2s时,CD间E、F、G三点的位移最大
B.t =0.2s时,CD间只有F点的位移最大
C.t =0.3s时,CD间E、G两点的位移最大
D.t =0.3s时,CD间只有F点的位移最大

A.t =0.2s时,CD间E、F、G三点的位移最大
B.t =0.2s时,CD间只有F点的位移最大
C.t =0.3s时,CD间E、G两点的位移最大
D.t =0.3s时,CD间只有F点的位移最大
2.
一根粗细均匀的较长绳子,右侧固定。现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第一次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
B.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 |
C.此时S点向下运动 |
D.S点的起始振动方向是向下的 |
3.
为了研究乐音的物理规律,某同学用计算机录制下优美的笛声do和sol,然后在电脑上用软件播放,分别得到如下图(a)和图(b)的两个振动图像,由此可以判断( )


A.do和sol的周期之比约为2︰3 |
B.do和sol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之比为2︰3 |
C.do和sol的频率之比约为2︰3 |
D.do和sol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速之比为3︰2 |
4.
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500Hz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操作人员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 |
B.操作人员可能是使声波发生器发出了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
C.操作人员一定是同时增大了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 |
D.操作人员只需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Hz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2题)
9.
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 s,则()


A.波的周期为2.4 s |
B.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0.4 m |
C.在t=0.5 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
D.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
4.解答题- (共2题)
10.
一单摆摆球质量m =0.2kg,摆长l =0.9m,今将摆球拉离与竖直方向成10°角处由静止释放,求摆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和合力的冲量。
(g=10m/s2 ,cos10°=0.98)
(g=10m/s2 ,cos10°=0.98)
11.
如图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5.实验题- (共2题)
12.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⑴为测量摆线长,必须使单摆处于 (选填字母代码)状态。
A.水平拉直 B.自然悬垂 C.悬挂拉紧

⑵ 他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高端的长度L0=98.80cm,然后分别用两种仪器甲、乙来测量摆球直径,操作如图,得到摆球的直径为d =2.266cm,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 (选填“甲”或“乙”)测量得到的。
⑶根据上述测量结果,结合误差分析,他得到的摆长L是 cm(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⑷他改变摆长后,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以摆长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
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
求重力加速度值为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p2=39.44)。

⑴为测量摆线长,必须使单摆处于 (选填字母代码)状态。
A.水平拉直 B.自然悬垂 C.悬挂拉紧

⑵ 他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高端的长度L0=98.80cm,然后分别用两种仪器甲、乙来测量摆球直径,操作如图,得到摆球的直径为d =2.266cm,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 (选填“甲”或“乙”)测量得到的。
⑶根据上述测量结果,结合误差分析,他得到的摆长L是 cm(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⑷他改变摆长后,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l/cm | 40.00 | 50.00 | 80.00 | 90.00 | 100.00 | 120.00 |
T/s | 1.26 | 1.42 | 1.79 | 1.90 | 2.00 | 2.20 |
T2/s2 | 1.59 | 2.02 | 3.20 | 3.61 | 4.00 | 4.84 |
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
求重力加速度值为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p2=39.44)。

13.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前端装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1)木板的一端下边垫着小木片用以_____ 。
(2)在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 。
(3)已测得小车A(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m1="0.310" kg,小车B(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2="0.205" kg,由以上测量可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碰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kg·m/s;
碰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 kg·m/s;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木板的一端下边垫着小木片用以_____ 。
(2)在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 。
A.弹簧测力计 |
B.毫米刻度尺 |
C.天平 |
D.螺旋测微器 |
碰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kg·m/s;
碰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 kg·m/s;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