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一中高二理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11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6题)

1.

2014年9月中旬,我校举行了“学《弟子规》,做中华孝子”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2.

2014年9月中旬,我校举行了“学《弟子规》,做中华孝子”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3.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其中被覆在整个机身上的防热瓦片,使航天飞机能安全穿越大气层,是耐高温的
4.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其中被覆在整个机身上的防热瓦片,使航天飞机能安全穿越大气层,是耐高温的
5.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其中被覆在整个机身上的防热瓦片,使航天飞机能安全穿越大气层,是耐高温的
6.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其中被覆在整个机身上的防热瓦片,使航天飞机能安全穿越大气层,是耐高温的

2.单选题(共8题)

7.
一滑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设斜面全长L,滑块通过最初L所需时间为t,则滑块从斜面底端到顶端所用的时间为( )
A.tB.tC.tD.2t
8.
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自由下落、竖直上抛、竖直下抛质量相等的小球,(若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均未落地)经过t秒: 则
A.作上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B.作下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C.三小球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D.自由下落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9.
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容器半径为R、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
B.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弹簧原长为(
D.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10.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个质量分别为的物体A、B,,A、B间水平连接着一弹簧秤,若用大小为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弹簧秤的示数为;如果用同样大小的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为,弹簧秤的示数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11.
如图所示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竿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墙壁对涂料滚的支持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减小,F2增大B.F1、F2均增大
C.F1、F2均减小D.F1增大,F2减小
12.
如图中a、b、c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按图中方式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提出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不学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既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也没有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只利用了开普勒第三定律
D.卢瑟褔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14.
如图所示,两相同的木块A、B静止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今有一颗子弹以较大的速度依次射穿了A、B,设子弹射穿A木块的过程中所用时为tA,子弹射穿B木块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B.A、B停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s,整个过程中A、B没有相碰.子弹与木块的作用力恒定,则(  )

A. s=L,  tA= tB    B. s>L,tA<tB
C. s<L,tA>tB    D. s<L,tA<tB

3.多选题(共1题)

15.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物体A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 θ
D.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Fsin θ

4.填空题(共1题)

16.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解答题(共2题)

1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B在前,A在后,A正以6 m/s的速度向右运动,B静止;当A、B之间距离为18m时,在A、B之间建立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为恒力,此后B物体加速,经过4 s,物体B的速度达到3 m/s,此时撤去A、B之间的相互作用,A、B继续运动又经4 s,A恰好追上B,在这一过程中。求:

(1)在A物体追上B物体前,B运动的位移大小;
(2)在两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A和B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
18.
质量为40kg的小车上站着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小车与人一起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以1m/s的速度运动。
求:(1)若人相对地面以2m/s的速度水平向车后方跳出,车的速度变为多少?
(2)若人相对地面以2m/s的速度水平向车前方跳出,车的速度又变为多少?

6.实验题(共1题)

19.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b)中的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