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刻为t1,下落到抛出点的时刻为t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则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被抛出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A.![]() | B.![]() |
C.![]() | D.![]() |
2.
A、B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x-t)图像,图中a、b分别为A、B两球碰撞前的图线,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图线.若A球的质量
,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 碰撞过程A对B的冲量为-4 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过程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0 J


A. A、B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 碰撞过程A对B的冲量为-4 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过程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0 J
3.
如图,斜面A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放在斜面上,有一水平力F作用在B上时,A、B均保持静止。A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f1,B受到A的静摩擦力为f2,现使F逐渐增大,但仍使A、B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f1、f2均增大 B. f1、f2都不一定增大
C. f1一定增大 D. f2一定增大

A. f1、f2均增大 B. f1、f2都不一定增大
C. f1一定增大 D. f2一定增大
4.
如图所示,水平面MON的ON部分光滑OM部分粗糙,小球夹在小车中的光滑斜面A和光滑竖直挡板B之间,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向左运动.小车越过O点以后,以下关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NA大小和挡板B对小球的弹力NB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不变,NB减小 | B.NA增大,NB不变 | C.NB有可能增大 | D.NA可能为零 |
5.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v1顺时计转动,一物体以速度v2(v2≠v1)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则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一定不可能的是( )


A.先加速后匀速运动 |
B.一直加速运动 |
C.一直减速直到速度为0 |
D.先减速后匀速运动 |
7.
福建平潭海域,风力资源特别丰富,已投入建设风力发电。假设该地风速为20m/s,空气密度等于1.3kg/m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20m2的风的动能10%转化为电能,则发电功率为
A.5.2×102 | B.8.0×103 | C.1.04×104 | D.2.08×104 |
2.多选题- (共4题)
8.
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土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A的速度为
,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则( )





A.当A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 |
B.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发生的位移为![]() |
C.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重力对A做的功为![]() |
D.B刚离开C时,恒力对A做功的功率为![]() |
9.
在一个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质量为
的物体原来静止在坐标原点
,从
时刻起受到如图所示随时间变化的外力作用,
表示沿
轴方向的外力,
表示沿
轴方向的外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 |
B.后![]() ![]() |
C.![]() ![]() |
D.![]() ![]() |
10.
在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相互紧靠的三角形斜面,将a、b、c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时其落点如图所示,小球a落点距水平面的高度最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c的飞行时间最长 | B.小球c的初速度最大 |
C.小球a的速度偏向角最大 | D.小球a的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小 |
11.
如图所示,竖直环A半径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挡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置一小球C,A、B、C的质量均为m。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小球会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不计小球与环的摩擦阻力),瞬时冲量必须满足( )


A.最小值m![]() | B.最小值m![]() |
C.最大值m![]() | D.最大值m![]() |
3.解答题- (共3题)
12.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降落在平直跑道上,其减速过程可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如图),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减为v;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两个匀减速滑行过程的总时间为t,求:
(1)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航天飞机着陆后滑行的总路程。
(1)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航天飞机着陆后滑行的总路程。

13.
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面CDM分别与光滑斜面体ABC和斜面MN相切于C、M点,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定滑轮,一轻质软细绳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分别连接小物块P、Q(两边细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并保持P、Q两物块静止.若PC间距为L1=0.25m,斜面MN足够长,物块P质量m1=3kg,与MN间的动摩擦因数
,求:( sin37°=0.6,cos37°=0.8)

【小题1】小物块Q的质量m2;
【小题2】烧断细绳后,物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小题3】P物块P第一次过M点后0.3s到达K点,则MK间距多大;
【小题4】物块P在MN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小题1】小物块Q的质量m2;
【小题2】烧断细绳后,物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小题3】P物块P第一次过M点后0.3s到达K点,则MK间距多大;
【小题4】物块P在MN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14.
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m=2 kg的平板车,质量M=4 kg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静放在车左端,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如图所示,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24 N作用在滑块M上0.5 s撤去,平板车继续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车以原速率反弹,滑块与平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从平板车右端滑落,g=10 m/s2。

(1)平板车第一次与墙壁碰撞后能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s多大?此时滑块的速度多大?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的瞬间速度
多大?
(3)为使滑块不会从平板车右端滑落,平板车l至少要有多长?

(1)平板车第一次与墙壁碰撞后能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s多大?此时滑块的速度多大?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的瞬间速度

(3)为使滑块不会从平板车右端滑落,平板车l至少要有多长?
4.实验题- (共1题)
15.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并同时停止。

①实验前,下列操作必要的是________
②他测量了两小车的位移为
,则
__________。
(2)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A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标在纸带上各点的下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②实验前由于疏忽,小明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丁图中的图线__________(选填“1”、“ 2”、“3”)
③调整正确后,他作出的a-F图像末端明显偏离直线,如果已知小车质量为M,某次所挂钩码质量为
,则戊图中坐标
应为_________,
应为__________。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并同时停止。

①实验前,下列操作必要的是________
A.选用质量不同的两辆小车 |
B.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
C.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D.将轨道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没有细线牵引时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


(2)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A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标在纸带上各点的下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②实验前由于疏忽,小明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丁图中的图线__________(选填“1”、“ 2”、“3”)
③调整正确后,他作出的a-F图像末端明显偏离直线,如果已知小车质量为M,某次所挂钩码质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