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所示,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最大 |
B.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动能最大 |
C.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 |
D.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 |
2.
如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2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向上 |
B.![]() |
C.![]() |
D.t=T时质点12的运动方向向上 |
3.
如图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A、B为同一电场线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场强比B的场强大 |
B.A点的电势比B的电势低 |
C.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的电势能 |
D.正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
4.
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
A.安培在实验中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C.爱因斯坦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引入了能量子 |
D.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5.
如图所示,正方形金属框abcd的边长为L,在匀强磁场区域上方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当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磁场区域的宽度为h(h > L),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和从磁场另一侧穿出的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
B.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反 |
C.进入磁场过程的时间等于穿出磁场过程的时间 |
D.进入磁场过程和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体内某一截面的电荷量相等 |
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11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
sin 100πt(V),电阻R=22 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
C.电流表A2的示数为![]() | D.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
8.
闭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某一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零 |
B.t2时刻线圈通过中性面 |
C.t3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
D.t4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小 |
2.多选题- (共1题)
9.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6m处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5m/s |
B.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 |
C.P质点的振幅为8cm |
D.当t=4s时,P质点恰好经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 |
3.解答题- (共2题)
10.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电磁阻尼测速仪。如图所示,MN、PQ为两根水平固定放置的平行长直光滑的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用电阻R1将导轨左端MP相连,导轨间加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棒CD放置导轨上,棒的右侧固定一绝缘物块,棒CD的电阻为R2,棒与物块的总质量为M。现用玩具手枪对准物块的正中间射出一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子弹击中物块后,棒与物块一起向左移动x距离停止运动,假设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不转动,子弹击中物块的时间很短且停留在物块内部。求:
(1)子弹击中物块后瞬间金属棒的速度v的大小;
(2)从棒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
(3)金属棒滑行距离x与子弹的初速度v0的函数关系式。
(1)子弹击中物块后瞬间金属棒的速度v的大小;
(2)从棒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
(3)金属棒滑行距离x与子弹的初速度v0的函数关系式。

11.
如图所示,MN和GH是电压为U的两平行极板,极板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空间(除两虚线之间的区域)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大小可调)。极板MN和GH上分别有正对的两个小孔O和A,PQ为铝制薄板,ON=AH=PQ=d,NP=2d。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从A点由静止开始加速,经O进入磁场区域,两虚线之间的区域(除极板)无电场和磁场存在,离子可匀速穿过。忽略相对论效应和离子所受的重力。
(1)求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时,离子只加速一次打到铝板上P处;
(2)求在第(1)中,离子从O到P所经历的时间;
(3)若
,试通过计算说明离子加速几次后第一次打到铝板上。
(1)求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时,离子只加速一次打到铝板上P处;
(2)求在第(1)中,离子从O到P所经历的时间;
(3)若


4.实验题- (共1题)
12.
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该小组同学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甲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 该小组同学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mm。
(3)该小组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后,以摆长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若该组同学计算时误将小球的直径与摆线长之和当作摆长L,则所画图线应为图丙中的______(填“A”或“B”)。
(1)该小组同学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甲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
(3)该小组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后,以摆长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若该组同学计算时误将小球的直径与摆线长之和当作摆长L,则所画图线应为图丙中的______(填“A”或“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