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乙两人站在车的中间,甲开始向车头走,同时乙向车尾走。站在地面上的人发现小车向前运动了,这是由于( )
A.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 B.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
C.甲的动量比乙的动量小 | D.甲的动量比乙的动量大 |
3.
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中间有一压缩的轻质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静止同时放开后一小段时间内( )
A.A的速率是B的2倍 | B.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 |
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 | D.A和B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零 |
5.
下列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B.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动量之和都是一样的 |
C.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前的动量之和与相互作用之后的动量之和是一样的 |
D.动量守恒是指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不变 |
6.
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横波和纵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
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 |
D.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
9.
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彩超测血流速度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
B.交警经常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测量行进中车辆的速度,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
C.雷达定位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 |
D.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的现象 |
10.
两列波相叠加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那么( )
A.两列波的周期不一定相同 |
B.振动加强区域的各质点都在波峰或波谷上 |
C.振动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 |
D.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不断地周期性地交换位置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2题)
15.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通过位移L后,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K,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的大小和动能满足![]() |
B.在力F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时间3t,其动量将等于3p |
C.在力F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位移3L,其动量将等于3p |
D.在力F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时间3t,其动能将等于3EK |
E.在力F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位移3L,其动能将等于3EK |
16.
A、B两个弹簧振子,A的固有频率为f,B的固有频率为4f。若它们均在频率为3f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则:( )
A.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 | B.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 |
C.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 | D.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f |
4.解答题- (共2题)
17.
为了能让冰壶运动员更好的把控冰壶的运动,运动员要进行各式各样的训练。某次训练可简化为如下图所示,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左侧一蹲在冰面上的运动员和其面前的冰壶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运动员将冰壶以相对冰面3m/s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运动员的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冰壶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3m(h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运动员质量为m1=60kg,冰壶的质量为m2=10kg。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斜面体的质量;
(2)通过计算判断,冰壶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运动员。

(1)斜面体的质量;
(2)通过计算判断,冰壶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运动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