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99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2

1.单选题(共5题)

1.
使用无人机植树时,为保证树种的成活率,将种子连同营养物质包进一个很小的荚里。播种时,在离地面10m高处、以15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中,播种器利用空气压力把荚以5m/s的速度(相对播种器)竖直向下射出,荚进入地面下10cm深处完成一次播种。已知荚的总质量为20g,不考虑所受大气阻力及进入土壤后重力的作用,取g=10m/s2,则(   )
A.射出荚的过程中,播种器对荚做的功为2.5J
B.离开无人机后,荚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s
C.土壤对荚冲量的大小为
D.荚在土壤内受到平均阻力的约为32N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象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D.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3.
高考时很多地方在考场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由以上信息可知(    )
A.由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作用,考场内没有电磁波了
B.电磁波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
C.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
D.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的
4.
将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把它们放在一盏灯(自然光)前面,眼睛透过偏振片看到灯光很微弱.如果将其中一个偏振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灯光逐渐增强,然后又逐渐减弱
B.灯光逐渐增强,然后减到零
C.灯光逐渐增强,没有变弱现象
D.灯光逐渐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到较亮
5.
如图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A.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C.如果a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一定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b首先消失

2.多选题(共5题)

6.
(多选题)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4 kg的小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 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A获得的动能为2J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J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2 m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7.
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由ba
B.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场能正在增大,电容器上板带负电
C.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场能正在减少,电容器上板带正电
D.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方向由ab
8.
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激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  )
A.这里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
B.这里应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性
C.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
9.
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Hz
C.该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
10.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3.解答题(共1题)

11.
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滑块CD,木板AB上表面粗糙,滑块CD上表面是光滑的圆弧,他们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它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滑上木板,过B点时速度为,然后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C若物体P与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物块滑到B处时木板AB的速度的大小;
木板AB的长度L
滑块CD最终速度的大小.

4.实验题(共3题)

1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
A.减小斜槽对小球A的摩擦
B.多次将A球从不同的位置释放
C.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
D.两球的质量和半径都一样大
(2)图乙是B球的落点痕迹,刻度尺的“0”刻线与O点重合,可以测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为______cm.
(3)以下选项中,________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测量的.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的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下落时间
D.水平槽面到纸面的高度
E.A球释放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F.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13.
如图,标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圆心在坐标的原点,直径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白纸上的直线,是竖直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是竖直插在白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是直线OAy轴正方向的夹角,是直线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n。某同学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两枚大头针,但在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的像。

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OAy轴正方向的夹角填“增大”或“减小”
若他己透过玻璃砖看到了的像,并确定了位置,其方法是透过玻璃砖,挡住_______________
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的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__。
14.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8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所示,则:

(1)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xA=11.1mm,xB=_____mm
(2)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