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一根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山的A、B处,A、B两点水平距离BD=16m,竖直距离AD=2m,A、B间绳长为20m。重为120N的猴子抓住套在绳子上的滑环在 AB间滑动,某时刻猴子在最低点C处静止,则此时绳的张力大小为(绳处于拉直状态)

A. 75N B. 100N C. 150N D. 200N

A. 75N B. 100N C. 150N D. 200N
3.
如图是一次卫星发射过程,先将卫星发射进入绕地球的较低圆形轨道Ⅰ,然后在a点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再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Ⅰ的速率小于卫星在轨道Ⅲ的速率 |
B.卫星在轨道Ⅰ的周期大于卫星在轨道Ⅲ的周期 |
C.卫星运动到轨道Ⅰ的a点时,需减速才可进入轨道Ⅱ |
D.卫星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时,需加速才可进入轨道Ⅲ |
4.
一段导线abcde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bc、cd和de的长度均为L,且∠abc=∠cde=120°,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e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2BIL | B.3BIL | C.![]() | D.4BIL |
5.
如图所示,某小组利用电流传感器(接入电脑,图中未画出)记录灯泡A和自感元件L构成的并联电路在断电瞬间各支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表示小灯泡中的电流,
表示自感元件中的电流(已知开关S闭合时
),则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3题)
6.
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长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相同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经测量,发现前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已知传送带的速率恒为v,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一定等于![]() |
B.传送带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 |
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等于![]() |
D.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 |
7.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甲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上距甲一定距离有另一个带电小球乙,乙在桌面上运动,甲乙均视为质点。某时刻乙的速度沿垂直于甲乙的连线方向,则


A.若甲乙带同种电荷,以后乙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
B.若甲乙带同种电荷,以后乙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
C.若甲乙带异种电荷,以后乙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D.若甲乙带异种电荷,以后乙可能做加速度和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 |
8.
如图,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与电源断开),电容为C,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央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的P点时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
B.电容器板间的电场强度![]() |
C.若下板下移![]() |
D.若下板水平右移一小段距离,小球到达下板处时速度恰为零 |
3.填空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A、O、B是均匀弹性介质中x轴上的三个质点,AO=2m,OB=6m。t=0时刻质点O作为波源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下做等幅振动,并形成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传播,t=3s时波源O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E.质点A和质点B开始振动后,始终保持同步运动

A.t=3s时波刚好传播到质点B处 |
B.t=4s时质点A恰好达到波峰 |
C.该横波的波长为6m、周期为4s |
D.质点B达到波峰时,质点A一定处于波谷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E.在真空和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渗入其他元素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
D.压强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
4.解答题- (共2题)
11.
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沿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
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最大移动速度为
,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
(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以
的速度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
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
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
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最大移动速度为

(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以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


12.
某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0.05T,磁场区域足够大。磁场中某点有一个
核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
核沿平行纸面的方向放出一个粒子后衰变成
核。
(1)写出上述衰变方程;
(2)若衰变后,质量较小的粒子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10m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1u=1.6×10-27kg,e=1.6×10-19C,求
核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写出上述衰变方程;
(2)若衰变后,质量较小的粒子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10m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1u=1.6×10-27kg,e=1.6×10-19C,求

5.实验题- (共2题)
13.
某小组利用橡皮筋(弹力满足胡克定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甲所示,把贴有白纸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将完全相同的三根橡皮筋的一端都固定在结点O处,另一端分别系上细线,仍保证橡皮筋原长相同,测得原长L0=440cm。沿平行于纸面的方向分别通过细线将三根橡皮筋拉至某一长度(在弹性限度内),保持状态不变,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结点的位置和三个橡皮筋另一端的位置,量出三个端点到结点O的距离分别为L1=940cm、L2=840cm、L3=740cm。若三根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图中已作出F1的图示。

(1)请根据F1的大小比例分别作出F2和F3的图示,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2和F3的合力F合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与F2和F3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力F的图示_____________。
若F合与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请根据F1的大小比例分别作出F2和F3的图示,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2和F3的合力F合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与F2和F3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力F的图示_____________。
若F合与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