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97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单选题(共7题)

1.
DIS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组成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某课外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研究电梯的运动规律,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的测量挂钩向下,在挂钩上悬挂一个质量为1.0kg的钩码.在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的过程中,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g取10m/s2)(  )
A.t1到t2时间内,电梯匀速上升
B.t2到t3时间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C.t3到t4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t1到t2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2.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方向的v﹣t图象和y方向的s﹣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为8m/s
C.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D.前2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8N
3.
如图所示,质量M,中空为半球型的光滑凹槽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圆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
B.凹槽对小铁球的支持力为
C.系统的加速度为a= gtanα
D.推力F= Mgtanα
4.
右图,BC两物体用一坚固细绳连接,A物体放在B上面,A与B,B、C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都是0.2,A质量为1Kg,B、C质量为2Kg。用水平向右拉力F=10N拉C物体,A、B、C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若F忽然变为24N瞬间,方向不变,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3.5m/s2    B. 3.0 m/s2
C. 2.8 m/s2   D. 2.4 m/s2
5.
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在一条河宽150 m、水流速度为4 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
6.
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现用一枝铅笔贴着细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铅笔的高度不变、悬挂橡皮的那段细线竖直,则运动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时,橡皮的速度情况是()
A.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为vcosθ
B.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sinθ
C.合速度大小为v
D.合速度大小为vtanθ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与倾角为30°的斜面垂直碰撞,其弹回的速度大小与抛出时相等,则小球与斜面碰撞中受到的冲量大小是(设小球与斜面做用时间很短)(  )
A.3mv0B.2mv0C.mv0D.mv0

2.选择题(共2题)

8.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

9.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

3.多选题(共4题)

10.
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11.
质量m的滑块A在斜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滑块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关于滑块的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滑块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当θ=30°时,恒力最小
C.当F=8mg/15时,满足要求的θ有两个
D.滑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大于地面的支持力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B.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此是不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C.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1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越不明显
C.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气体做等温膨胀,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气缸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一定变少

4.解答题(共2题)

14.
如图1,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现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木板足够长.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2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
15.
光滑曲面末端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两端相距L=2m,以v=1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物块A从曲面上高h=0.8m处由静止滑下,与静止在曲面末端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物块B碰撞后粘在一起,碰后物块AB立即滑上传送带,一个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劈CDE的顶点D与传送带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C点在传送带右端点的正下方,CE=DE=2.4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求:

(1)物块AB在传送带上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与传送带发生的相对位移
(2)物块AB从离开传送带到落在斜面上需要的时间.

5.实验题(共1题)

16.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图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质量为M),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沙的沙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源频率为50Hz。

(1)平衡摩擦力后,可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沙桶的总重力,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为实际打下的点),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以下做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4)小组同学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a-F图线,如图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可求出小车的质量M = ______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
C.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所用小车的质量M过大
D.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沙桶总质量m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沙桶的重力不能看做小车所受的合力
(5)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由此造成的误差是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设拉力的真实值为F0,小车的质量M,为了使%,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