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
C.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D.贝克勒尔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
3.
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 其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0, 副线圈与阻值R=20 Ω的电阻相连。原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u=20
sin100πt(V), 则)( )



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0![]() |
B.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 |
C.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为2 kW |
D.原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100 A |
2.多选题- (共3题)
4.
木块
和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紧靠在墙壁上, 在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 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尚未离开墙壁前,
和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B.
尚未离开墙壁前,
和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C.
离开墙壁后,
和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离开墙壁后,
和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A.



B.



C.



D.



5.
如右图所示,一圆线圈位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始终保证线圈在磁场中,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 |
B.把线圈沿纸面向右拉动 |
C.以线圈某一直径为轴转动线圈 |
D.线圈绕圆心在纸面内转动 |
6.
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内匀速转动过程中,线框输出的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36![]() |
B.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36![]() |
C.2s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通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
D.1s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
3.解答题- (共2题)
7.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没有从木块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子弹留在物块后物块的速度v1;
(2)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1)子弹留在物块后物块的速度v1;
(2)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8.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匝数n = 2000匝,横截面积S = 20cm2。螺线管导线电阻r = 1.0Ω,R1 = 4.0Ω,R2 = 5.0Ω。在一段时间内,穿过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每秒增加0.40特斯拉的规律变化。求:

(1)求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
(3)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求电阻R2的功率。

(1)求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
(3)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求电阻R2的功率。
4.实验题- (共1题)
9.
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①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在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③小球a、b的质量m1、m2应该满足m1________m2(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④放上被碰小球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点和_____点.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A、B、C,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和OC。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在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③小球a、b的质量m1、m2应该满足m1________m2(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④放上被碰小球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点和_____点.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A、B、C,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和OC。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