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试卷(二)(9月份)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96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4

1.单选题(共7题)

1.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C.0~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D.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2.
课堂上,老师准备了“∟”形光滑木板和三个完全相同、外表面光滑的匀质圆柱形积木,要将三个积木按图所示(截面图)方式堆放在木板上,则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θ的最大值为(  )
A.30°B.45°C.60°D.90°
3.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不拴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与弹簧的压缩量成正比 B. 拉力F逐渐增大
C. 弹簧刚要恢复原长时,拉力F可能为零 D. 拉力F做的功等于物块增加的机械能
4.
如图所示,物体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
B.物体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物体获得的动能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物体获得的动能等于拉力做的功
5.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的鸡蛋从高空下落撞在地面上,与地面碰撞时间为2ms,同时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为103N,鸡蛋落地时速度约为
A.0.4m/s
B.4m/s
C.40m/s
D.400m/s
6.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该时刻波传播到Q点,t=0.2时,M点第一次到达波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传播速度v=1m/s
B.质点P的振动周期T=0.4s
C.M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0~1s内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1m
E.0~1s内质点M运动的路为0.18m
7.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可以转化为晶体
C.水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与水周围的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D.由于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
E.即使没有摩擦、漏气和不必要的散热等损失,热机的效率也不能达到100%

2.多选题(共3题)

8.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公布的计划,2018年我国将迎来北斗三号卫星高密度发射,到2018年年底,将有18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服务区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到2020年,将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下简称“同卫”)和30颗中轨道卫星(以下简称“中卫”)组成,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为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的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卫”和“中卫”的轨道都必须是在赤道上空
B.“同卫”的机械能不一定大于“中卫”的机械能
C.若“同卫”与“中卫”质量相等,则两者动能之比为3:5
D.“同卫”的运行周期大于“中卫”的运行周期
9.
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A在木板上从右向左运动,刚滑上木板B的最右端时,其动能为,动量大小为;滑到木板B的最左端时,其动能为,动量大小为;A、B间动摩擦因数恒定,则该过程中,滑块A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B.C.D.
10.
为了进一步探究课夲中的迷你小实验,某同学从圆珠笔中取出轻弹簧,将弹簧一端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套上笔帽,用力把笔帽往下压后迅速放开,他观察到笔帽被弹起并离开弹簧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笔帽与弹簧间的摩擦,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A.笔帽一直做加速运动
B.弹簧对笔帽做的功和对桌面做的功相等
C.弹簧对笔帽的冲量大小和对桌面的冲量大小相等
D.弹簧对笔帽的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笔帽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等腰三角形斜面,左侧斜面粗糙,右侧斜面光滑,顶端固定滑轮。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斜面上,另一端跨过轻质动滑轮与B相连,动滑轮连接在A上,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5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囚数为0.5,现从图示位置释放两物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在物块B移动距离s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A做的功;
(2)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
12.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与长度L=lm的水平传送带BC平滑连接,传送带以v=l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质量m1=lkg的物块甲(可视为质点)从曲面上高h=lm的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甲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右侧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光滑的四分之一圆轨道状物体乙,轨道末端与地面相切,质量m2=3kg,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甲第一次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
(2)甲第二次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
(3)甲第二次到C点后经多长时间再次到达C点。
13.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水银面与管口 B的距离为2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的气柱长为20cm,气体的温度为27℃。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柱刚好和管口相平。已知大气压强p=76cmHg,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左管A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d;
(2)为使右管内水银面和中管内水银面再次相平,需使气柱的温度降为多少℃?

4.实验题(共2题)

14.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四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五点时小车的速度,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本实验中使用的有_____和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可知,计数点O对应的小车速度为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m/s2
(3)纸带中只标出了O、A两计数点的距离为1.60cm,计算可得A、B两计数点的距离为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A和B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它们的上端装有等宽的挡光片。

(1)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借助光电门来检验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两滑块所组成的系统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种情况下的动量关系,实验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让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块B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A与B碰撞后又分开,滑块A再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滑块B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
第二次:在两弹性碰撞架的前端贴上双面胶,同样让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块B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A与B碰撞后粘连在一起,滑块B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
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挡光片的宽度dB.滑块A的总质量
C.滑块B的总质量D.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间距L
(3)在第二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4)在第一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