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17世纪中叶,牛顿通过“月——地”检验,证明了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相同性质的力。如果地球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1,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从圆周运动知识可以得出月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以v0=10 m/s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打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不计小球飞行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
B.![]() |
C.![]() |
D.2 s |
3.
小船要在宽100m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5s |
B.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过河 |
C.小船能垂直河岸过河,过河的时间是20s |
D.小船能垂直河岸过河,过河的时间为25s |
4.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必须大于![]() |
B.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能为0 |
C.小球到达最高点受杆的作用力一定为拉力 |
D.小球到达最高点受杆的作用力一定为支持力 |
6.
下列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 |
B.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是确定的,但高度和速率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率增大,且仍保持同步 |
C.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 min,比同步卫星的周期短,所以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比同步卫星高 |
D.同步卫星的速率比地球大气层附近的人造卫星的速率大 |
7.
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
B.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须达到的最小速度 |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
8.
跳远时,跳在沙坑里比跳在水泥地上完全,这是因为( )
A.人跳在沙坑的动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
B.人跳在沙坑的动量变化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
C.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
D.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力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
2.多选题- (共5题)
9.
如图所示,x轴水平,y轴竖直。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若a、b、c的飞行时间分别为ta、tb、tc,抛出的初速度分别为va、vb、vc,则


A.ta>tb>tc |
B.ta<tb=tc |
C.va>vb=vc |
D.va>vb>vc |
10.
在地面上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其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是
A.向东运动的质点受到一个向西的力的作用 |
B.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突然遭遇一阵北风 |
C.河水匀速流动,正在河里匀速驶向对岸的汽艇 |
D.在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上,自由释放的一个小铁球 |
11.
如图所示,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运行在距月球表面100km的圆形轨道上,到A点时调整成沿椭圆轨道运行,至距月球表面15km的B点作近月拍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B.卫星从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必须减速制动 |
C.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在A点的速度比在B点的速度大 |
D.卫星沿圆轨道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和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
12.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线速度为![]() |
B.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角速度为![]() |
C.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重力加速度![]() |
D.嫦娥一号轨道处的周期为2π![]() |
13.
古时候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假设兔子的质量为2kg,以15 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 m/s,取兔子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A.兔子撞树前的动量大小为30 kg·m/s |
B.兔子撞树过程中的动量变化量为28 kg·m/s |
C.兔子撞树过程中的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兔子撞树前的速度方向相同 |
D.兔子受到撞击力的冲量大小为32 N·s |
3.解答题- (共3题)
14.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高速公路也越来越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道路。在某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 km/h。
(1)假设该高速公路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则汽车在该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上转弯时,其弯道半径最小是多少?
(2)如果在该高速路上设计了圆弧拱桥做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安全通过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取g="10" m/s2)
(1)假设该高速公路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则汽车在该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上转弯时,其弯道半径最小是多少?
(2)如果在该高速路上设计了圆弧拱桥做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安全通过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取g="10" m/s2)
15.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6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轨道ABC的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0.3m,θ=60°,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vA=4m/s.g取10m/s2,求: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2)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2)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16.
花样滑冰是一个竞技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育项目。在某花样滑冰赛场上,男女运动员一起以v0=2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滑行,某时刻男运动员将女运动员以v1=6m/s的速度向前推出,已知男运动员的质量为M=60kg,女运动员的质量为m=40kg,不计冰面的摩擦阻力,求:
(1)将女运动员推出后,男运动员的速度;
(2)在此过程中,男运动员推力的冲量大小。
(1)将女运动员推出后,男运动员的速度;
(2)在此过程中,男运动员推力的冲量大小。
4.实验题- (共2题)
17.
同学们做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如下:

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释放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A球一次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如图乙所示,发现做平抛运动的小球经过相同的时间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的距离相等。
甲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释放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A球一次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如图乙所示,发现做平抛运动的小球经过相同的时间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的距离相等。
甲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A.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
B.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D.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
18.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探究两物体作用前后动量是否守恒,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接通光电计时器;
④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⑤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⑥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固定弹簧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后依次被制动;
⑦读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Δt1=12.00 ms,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2=60.00 ms,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3=10.00ms;
⑧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6 mm,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1=300 g,滑块2(包括弹簧)质量为m2=200 g;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
①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v1为____________ m/s;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v2为____________ m/s;滑块2的速度v3为________m/s;
③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本实验,同学们能否得出两物体相互作用前后总动量是守恒的?
答:___________(填“能”或“否”)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接通光电计时器;
④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⑤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⑥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固定弹簧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后依次被制动;
⑦读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Δt1=12.00 ms,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2=60.00 ms,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3=10.00ms;
⑧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6 mm,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1=300 g,滑块2(包括弹簧)质量为m2=200 g;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
①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v1为____________ m/s;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v2为____________ m/s;滑块2的速度v3为________m/s;
③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本实验,同学们能否得出两物体相互作用前后总动量是守恒的?
答:___________(填“能”或“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