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2.单选题- (共5题)
6.
如图所示,小物体P放在直角斜劈M上,M下端连接一竖直弹簧,并紧贴竖直光滑墙壁;开始时,P、M静止,M与墙壁间无作用力。现以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向上推物体P,但P、M未发生相对运动。则在施加力F后( )


A.P、M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 B.P、M之间的摩擦力变小 |
C.墙壁与M之间仍然无作用力 | D.弹簧的形变量减小 |
7.
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
B.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
C.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2:1 |
8.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以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处Q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α,若把初速度变为2v0,则( )


A.PQ间距一定为原来间距的2倍 |
B.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 |
C.夹角α将变大 |
D.夹角α将变小 |
9.
如图所示,小球由细线AB、AC拉住静止,AB保持水平,AC与竖直方向成α角,此时AC对球的拉力为T1.现将AB线烧断,小球开始摆动,当小球返回原处时,AC对小球拉力为T2,则T1与T2之比为( )

A. 1:1 B. 1:cos2α C. cos2α:1 D. sin2α:cos2α

A. 1:1 B. 1:cos2α C. cos2α:1 D. sin2α:cos2α
10.
地球和月球连线上有一个拉格朗日点L1,任意位于该点的小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都可以刚好保持与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和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有人想利用拉格朗日点L1的特性,在该点设一探月中转站,若以a1、a2、a3分别表示该中转站、月球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运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则( )


A.a2>a3>a1 | B.a2>a1>a3 | C.a3>a1>a2 | D.a3>a2>a1 |
3.多选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以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
D.如果距停车线![]() |
12.
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地面为光滑的,又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


A.0 |
B.![]() |
C.![]() |
D.![]() |
13.
如图所示,圆形转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甲、乙物体质量分别是2m和m(两物体均看作质点),它们与转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刚好沿半径方向被拉直的结实轻绳连在一起,甲、乙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转盘旋转角速度ω缓慢增大,则( )


A.转盘旋转角速度![]() |
B.转盘旋转角速度![]() |
C.转盘旋转角速度![]() |
D.转盘旋转角速度![]() |
4.解答题- (共2题)
14.
A车的质量M1=20 kg,车上的人质量M=50 kg,他们一起从光滑的斜坡上h=0.45 m的高处由静止开始向下滑行,并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如图所示);此时质量M2=50 kg的B车正以速度v0=1.8 m/s沿光滑水平面向左迎面而来.为避免两车相撞,在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A车上的人跳到B车上.为使两车不会发生相撞,人跳离A车时,相对于地面的水平速度应该多大?(g取10 m/s2)

15.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1.0kg的木板A,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上表面右边是粗糙的,动摩擦因数μ为0.1,左边是光滑的,两边分界线为P.某时刻质量为1.0kg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无初速置于P点,同时受1.0N的水平向右的作用力,水平力作用2秒后撤去.求:

(1)当撤去外力时,A、B水平向右位移各多少?
(2)若木板足够长,木板A与小物块B的最终速度?
(3)要使小物块B不滑离木板A,木板A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1)当撤去外力时,A、B水平向右位移各多少?
(2)若木板足够长,木板A与小物块B的最终速度?
(3)要使小物块B不滑离木板A,木板A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6.
某同学想测出银川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银川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银川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
恢复系数是反映碰撞时物体形变恢复能力的参数,它只与碰撞物体的材料有关,两物体碰撞后的恢复系数为
,其中
、
和
、
分别为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碰推前后的速度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碰摘后的恢复系数。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质量为m1和m2的两球与木条的撞击点;
②将木条竖直放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质量为m1的入射球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摘击点为B′;
③将木条向右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质量为m1的入射球仍从斜轨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撞击点;
④质量为m2的球静止放置在水平槽的末端,将质量为m1的入射球再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两球相撞后的撞击点;
⑤目测得B′与撞击点N、P、M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
(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1_____ m2(填“>”“=”或“<”)
(2)利用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表示两小球碰撞后的恢复系数为e=_______。
(3)若再利用天平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为m1、m2,则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若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质量为m1和m2的两球与木条的撞击点;
②将木条竖直放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质量为m1的入射球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摘击点为B′;
③将木条向右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质量为m1的入射球仍从斜轨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撞击点;
④质量为m2的球静止放置在水平槽的末端,将质量为m1的入射球再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两球相撞后的撞击点;
⑤目测得B′与撞击点N、P、M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
(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1_____ m2(填“>”“=”或“<”)
(2)利用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表示两小球碰撞后的恢复系数为e=_______。
(3)若再利用天平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为m1、m2,则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若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