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 B.质点在第2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 |
C.质点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 | D.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
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两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在弹簧秤示数达到稳定后,则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 |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
3.
如图所示,图乙中用力F取代图甲中的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2.则( )


A.a1=a2 | B.a1>a2 |
C.a1<a2 | D.无法判断 |
5.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线速度大小减小,角速度减小 | B.向心加速度大小变小,周期变小 |
C.轨道半径增大,洛伦兹力大小增大 |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
6.
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轴上且长为2L,高为L,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导线框中的电流与位移(I-x)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9.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板质量为M=2kg,质量m=1kg的铁块以水平初速度v0=6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5,木板长为4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最终滑离木板 |
B.铁块最终停在距离木板右端1m处 |
C.运动过程中地面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8J |
D.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5J |
10.
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轻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质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已知ab=lm,bc=0.2m,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 |
B.整个过程中滑块动能的最大值为6J |
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5J |
D.整个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11.
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点以初速度v0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点,如图所示,实线是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a点时的加速度比在b点时的加速度小 |
B.从a到b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
C.无论粒子带何种电荷,经b点时的速度总比经a点时的速度大 |
D.电场中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的电势高 |
12.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一粒子发射源P位于足够大绝缘平板MN的上方距离为d处,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均为v的同种带电粒子,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重力,已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也为d,则粒子


A.能打在板上的区域长度为2d |
B.能打在板上离P点的最远距离为2d |
C.到达板上的最长时间为![]() |
D.到达板上的最短时间为![]() |
4.解答题- (共3题)
13.
某电视台闯关竞技节目的第一关是雪滑梯,雪滑梯由斜面和水平面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可以简化为下图模型,雪滑梯顶点距地面高h=15m,滑梯斜面长l=25m,在水平部分距离斜道底端为x0=20m处有一海绵坑。比赛时质量为M1的参赛运动员乘坐一质量为M2的轮胎从赛道顶端滑下,在水平雪道上某处脱离轮胎落到雪道上再滑向海棉坑,运动员停在距离海绵坑1m范围内算过关。已知轮胎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运动员与雪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8,假没运动员离开轮胎的时间不计,运动员落到雪道上时的水平速度不变,运动员通过滑梯底端拐点处速率不变,g取10m/s2,求:
(1)运动员滑到滑梯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2)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水平雪道上刚好滑至海绵坑停下,计算运动员离开雪轮胎的位置距海绵坑的距离。
(1)运动员滑到滑梯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2)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水平雪道上刚好滑至海绵坑停下,计算运动员离开雪轮胎的位置距海绵坑的距离。

14.
如图所示,两端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地面上,总质量M=1g,长度l=0.75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静止于长木板最右端,滑块质量m=1kg,滑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04,某时刻长木板以v0=4m/s的速度开始水平向右运动,滑块与挡板间发生的是完全弹性碰撞,g=10m/s2。求:
(1)滑块与挡板发生碰撞的总次数和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距左侧挡板的距离;
(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与长木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
(1)滑块与挡板发生碰撞的总次数和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距左侧挡板的距离;
(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与长木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

15.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左端用导线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在间距为d的虚线MN、PQ之间,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只随着与MN的距离变化而变化,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达虚线MN时的速度为v0。此后恰能以加速度a在磁场中做匀加速运动。导轨电阻不计,导体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求:
(1)磁场左边缘MN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2)导体棒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电路上产生的焦耳热Q。
(1)磁场左边缘MN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2)导体棒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电路上产生的焦耳热Q。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