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物理试题(下学期第一次)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91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 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并从A点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
C.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不守恒
2.
两个质量、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AB,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射来的子弹先后击透两木块后飞出,若子弹受两物块的冲量相同,则物块AB被子弹射穿后的速度之比为
A.1:1B.1:3
C.1:2D.1:
3.
A、B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同向运动,mA=lkg,mB=2kg,=6m/s,=2 m/s,当A球追上B球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
A.vA′=-4m/s,vB′=7m/s
B.vA′ =2m/s,vB′=4m/s
C.vA′=5 m/s,vB′=2.5 m/s
D.vA′=7 m/s,vB′=1.5m/s
4.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A.B.C.D.
5.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mgB.mg
C.mgD.mg
6.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
C.反冲核沿大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
D.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2.多选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质最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两端分别与静止的滑块N和挡板P相连接,弹簧与挡板的质量均不计;滑块M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它与挡板P碰撞(不粘接)后开始压缩弹簧,最后滑块M与挡板要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M的速度等于0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滑块M与N具有相同的速度时,滑块M与N的动能之和最小
C.滑块M的速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D.滑块M的速度为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8.
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 v0 沿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现将木板分成 A 和 B 两段,如图乙所示,并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让滑块仍以初速度 v0从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滑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甲图比乙图多
B.甲乙两图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
C.图乙过程中滑块与B—定会分离
D.甲图中滑块受到合外力的冲量比乙图中滑块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大

3.解答题(共3题)

9.
两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滑块a与滑块b碰揸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求:(1)滑块a、b的质量之比;
(2)整个运动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与两滑块克服地面摩擦力做的功之比。
10.
如图,物块A的质量为2m,物块B、C的质量均为m,物块A、B、C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B、C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物块B、C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物块B和物块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物块B、C可视为一个整体,让物块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之后立即断开细线,求:

(1)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已知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C的速度为v0,求此时物块A、B的共同速度及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11.
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4.实验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宄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将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 m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并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测量平抛射程OM、ON。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固定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要调节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m1的位置S可以选择不同高度的地方
C.由于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对实验有影响,所以应该选用光滑的斜槽来做实验
D.确定小球落地点的位置时,需要用尽量小的圆将有效落点圈起来,则该圆的圆心就是小球的平均落地点
(2)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置守恒,则动量守恒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3)经测定,m1=45.0g,m2=7.5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