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在加速向左运动的车厢中,一人用力向左推车厢(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厢做正功 |
B.人对车厢做负功 |
C.人对车厢不做功 |
D.无法确定人对车厢是否做功 |
2.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D.![]() ![]() |
2.选择题- (共3题)
4.
照样子,写句子
①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十分------{#blank#}1{#/blank#}
②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
不光……也……{#blank#}2{#/blank#}
3.多选题- (共5题)
7.
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长方体物块A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缓缓向左推动B,使A缓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 )


A.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 |
B.B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 |
C.A对B的压力越来越小 |
D.推力F的大小不变 |
8.
如图甲所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h=0.80 m的平台上有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m=0.50 kg、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相接触(不粘连),OA段粗糙且长度等于弹簧原长,其余位置均无阻力作用。物块开始静止于A点,与OA段的动摩擦因数μ=0.50。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F,大小随位移x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向左运动x=0.40 m到达B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随即撤去外力F,物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从M点离开平台,落到地面上N点,取g=10 m/s2,则()


A.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外力F做的功为6.0 J |
B.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0J |
C.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4.0J |
D.MN的水平距离为1.6 m |
9.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均匀介质中沿x轴传播,从x=3 m处的质点a开始振动时计时,图甲为t0时刻的波形图且质点a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图乙为质点a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波的频率为2.5 Hz |
B.该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 |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00 m/s |
D.从t0时刻起,a、b、c三质点中b最先回到平衡位置 |
E.从t0时刻起,经0.015 s质点a回到平衡位置 |
10.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NQ的倾角为
,斜面上放置一矩形导体线框abcd,其中ab边长为
,bc边长为
,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ef为磁场的边界,且
。线框在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ab边始终保持与底边MN平行,F沿斜面向上且与斜面平行,已知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线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为![]() B. B.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 |
B.线框进入磁场时有![]() |
C.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E. 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
C.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传导的方向性 |
D.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
4.解答题- (共2题)
12.
如图所示,一质量M=2.0 kg的长木板A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半径R=0.60 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现在将质量m=1.0 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轨道的支持力为25 N,最终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小铁块在弧形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2)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3)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1)小铁块在弧形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2)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3)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13.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3 m≤x≤0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B=4.0×10-2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x轴交于P点;在x>0的某区域内有电场强度大小E=3.2×104 N/C、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有界匀强电场,其宽度d=2 m。一质量m=4.0×10-25 kg、电荷量q=-2.0×10-17 C的带电粒子从P点以速度v=4.0×106 m/s,沿与x轴正方向成α=60°角射入磁场,经电场偏转最终通过x轴上的Q点(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时间;
(2)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3)若只改变上述电场强度的大小,要求带电粒子仍能通过Q点,试讨论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x′的函数关系。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时间;
(2)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3)若只改变上述电场强度的大小,要求带电粒子仍能通过Q点,试讨论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x′的函数关系。

5.实验题- (共2题)
1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的一端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的测量结果可得:碰撞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碰撞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的测量结果可得:碰撞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碰撞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材料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若图甲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其中RF、R0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处于压力中的电阻值RF.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_______(压敏电阻及所给压力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0.4×102 N~0.8×102 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2)正确接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于待测压力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是1.33 m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 V.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结合图甲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________ N.(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_______(压敏电阻及所给压力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0.4×102 N~0.8×102 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R0=6 000 Ω |
B.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0 Ω |
C.电流表A,量程2.5 mA,内阻约30 Ω |
D.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很小 |
F.开关S,导线若干 |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结合图甲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________ N.(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