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凤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5月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89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4

1.单选题(共6题)

1.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AB=x1BC=x2,已知质点加速度为a,质点经过ABBC段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2.
甲、乙两物体沿统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6s内甲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0~6s内乙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C. 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 0~6s内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3.
天文兴趣小组查找资料得知:某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a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b倍,表面无大气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B.C.D.
4.
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能大小相等
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C.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D.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
5.
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则
A.R消耗的功率变为
B.电压表V的读数为U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3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6.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作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作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2.多选题(共4题)

7.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上放有质量为2m的木块C,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C迅速移开,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木块C移开的瞬间()
A.弹簧的形变量不改变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C.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木块B对水平面的压力迅速变为2mg
8.
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所示,x=0.40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4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在t=0时刻沿y轴负方向运动
B.该列波的波长一定为1.2m
C.该波传播的速度一定为0.4m/s
D.从t=0.6s到t=1.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cm
9.
如图所示,在一矩形区域内,不加磁场时,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垂直左边界射入,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若加上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带电粒子仍以原来的初速度入射,粒子飞出磁场时偏离原方向60°。利用以上数据可求出下列物理量中的( )
A.带电粒子的比荷
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C.带电粒子的初速度
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10.
如图所示,先后以速度v1和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v1=2v2,在先后两种情况下(  )
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2∶1
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1∶2
C.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1∶Q2=4∶1
D.通过线圈某截面电荷量之比q1∶q2=1∶1

3.解答题(共2题)

11.
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 s末滑到杆底时的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2)滑杆的长度.
12.
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以某一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处静止的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5,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有阴影的地方代表粗糙段),碰后B最终停止在第100个粗糙段的末端。求:

(1)A刚滑入圆轨道时的速度大小v0
(2)A滑过Q点时受到的弹力大小F;
(3)碰后B滑至第n个(n<100)光滑段上的速度vn与n的关系式。

4.实验题(共1题)

1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

则计算vF=________ m/s;计算得a=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