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4.
算一算。
11-6={#blank#}1{#/blank#} | 17-9={#blank#}2{#/blank#} | 13-7={#blank#}3{#/blank#} |
10-7={#blank#}4{#/blank#} | 12-8={#blank#}5{#/blank#} | 15-9={#blank#}6{#/blank#} |
2.单选题- (共2题)
5.
在物理学史上,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随后,物理学家提出“磁生电”的闪光思想。很多科学家为证实这种思想进行了十多年的艰苦研究。首先成功发现“磁生电”的物理学家是( )
A.洛伦兹 | B.库伦 | C.法拉第 | D.纽曼 |
6.
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1和U2、I1和I2、P1和P2,已知n1>n2,则( )
A.U1>U2, I1>I2 | B.U1<U2, I1<I2 | C.I1>I2, P1=P2 | D.I1<I2, P1=P2 |
3.多选题- (共5题)
7.
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进一半厚度,如图所示,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

A. 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B. 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不一样多
C.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 系统产生的热量不一样多

A. 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B. 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不一样多
C.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 系统产生的热量不一样多
8.
如图、正方形ABCD为空间匀强磁场的边界,一束电子(重力不计)从AB之间某处以大小不同的速率沿与AB垂直的方向飞入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越长,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越长 |
B.如果电子从CD边飞出,则速度偏角一定小于π/2 |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电子所经过的轨迹可以不重合 |
D.不同速率的电子只要从BC边飞出,其运动的时间一定都相同 |
9.
如图所示,正方形闭合导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线的方向垂直,用力将线框分别以速度v1和v2匀速拉出磁场,v1=2v2,设第一次以速度v1拉出线框过程中,外力大小为F1,外力做功为W1,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 第二次以速度v2拉出线框过程中,外力大小为F2,外力做功为W2,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


A.q1 =q2 ,W1 =2W2 | B.F1 =2F2,W1 =4W2 |
C.q1 =2q2 ,W1 =2W2 | D.q1 =q2,F1="2" F2 |
10.
在如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中,两定值电阻的阻值R1=R2=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表为理想电表,在a、b两端输入正弦交流电压
,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则



A.电流表的示数为![]() |
B.电压表的示数为![]() |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
D.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2:1 |
11.
如图所示,有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整个线圈内阻为r,在匀强磁场B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通量的变化量为ΔΦ=nBS |
B.平均感应电动势为e=2nBSω/π |
C.电阻R所产生的焦耳热为![]() |
D.通过电阻R的电量值为Q=nBS/(R+r) |
4.解答题- (共3题)
12.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刻后介质中P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0.2s,Q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1s,已知t=0时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则:

①波的传播周期为多少秒?
②传播速度是多大?
③从t=0时刻算起经过多长时间质点Q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①波的传播周期为多少秒?
②传播速度是多大?
③从t=0时刻算起经过多长时间质点Q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13.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距L="1" m,金属导轨由倾斜与水平两部分组成,倾斜部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EF和MN的质量均为m="0.2" kg,电阻均为R="2" Ω。EF置于水平导轨上,MN置于倾斜导轨上,两根金属棒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现在外力作用下使EF棒以速度v0="4" m/s向左匀速运动,MN棒恰能在倾斜导轨上保持静止状态。倾斜导轨上端接一阻值也为R的定值电阻。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若将EF棒固定不动,将MN棒由静止释放,MN棒沿斜面下滑距离d="5" m时达到稳定速度,求此过程中通过MN棒的电荷量;
(3)在(2)过程中,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若将EF棒固定不动,将MN棒由静止释放,MN棒沿斜面下滑距离d="5" m时达到稳定速度,求此过程中通过MN棒的电荷量;
(3)在(2)过程中,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14.
如图所示,用导线绕成面积为S=0.5m2的圆环,圆环与某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R连接成闭合回路。圆环全部处于按如图2所示的变化磁场中。P为一圆盘,由形状相同、透光率不同的三个扇形a、b和c构成,它可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转动。当细光束通过扇形a、b、c照射光敏电阻R时,R的阻值分别为10W、20W、40W。不计回路中导线和开关的电阻。

(1)求线圈中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在t=0.03s时,圆盘刚好转到使细光束通过扇形b照射光敏电阻R,求此时光敏电阻的电功率大小。

(1)求线圈中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在t=0.03s时,圆盘刚好转到使细光束通过扇形b照射光敏电阻R,求此时光敏电阻的电功率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15.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
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
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
,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
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角度
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________,
=________,pB=________,
=________。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