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吉林扶余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83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6题)

1.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6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mA<mB<mC     B. mA<mB=mC
C. μAB=μC    D. μA=μB=μC
2.
用一个恒力F单独作用于质量为m1的物体,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该力单独作用于质量为m2的物体时,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若将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1m2)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B.C.D.
3.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当作用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
A.与θ有关
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FT,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
4.
物体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同
C.以相同速度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
D.平抛初速度越大的物体,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5.
两颗行星都绕同一个恒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m1:m2=1:2,轨道半径r1 :r2=9:1,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1/T2等于()
A.3:1B.9:1C.27:1D.81:1
6.
一子弹沿水平方向连续穿过三块厚度相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设子弹穿过木块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穿最后一块木板历时×10-2s,则子弹穿过三块木块经历的总时间为( )
A.1 ×10-2sB.2×10-2sC.3×10-2sD.4×10-2s

2.多选题(共3题)

7.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8.
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对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9.
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C.受恒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3.填空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
11.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等于_____(取g=10m/s2)位置a是否是平抛运动的抛出点_______(选填“是”、“不是”).

4.解答题(共3题)

12.
如图所示,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为θ=30°,另一边与水平地面垂直,顶端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物块AB连接,A的质量为4mB的质量为m.开始时,将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开手,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当A沿斜面下滑距离x后,细线突然断了.求物块B上升的最大高度H.(设B不会与定滑轮相碰)
13.
(10分)如下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小滑块A以v0=3 m/s的水平初速度冲上该木板.已知木板质量是小滑块质量的2倍,木板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求小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是多少.(取g=10 m/s2)
14.
长L=0.5 m的轻杆,其一端连接着一个零件A,A的质量m=2 kg.现让A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通过最高点时,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杆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并指出是拉力还是支持力:

(1)A的速率为1 m/s;
(2)A的速率为4 m/s.(g=10 m/s2)

5.实验题(共1题)

1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_____ 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p=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J(取g=9.8);
(4)通过计算,数值上ΔEp________Δ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的结论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