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8题)
1.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 |
B.物体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
2.
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3.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BC段运动最快 |
B.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
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 |
D.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 |
4.
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记录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
B.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C.描下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
D.描下O点位置及细绳套的方向,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5.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弹力、摩擦力 | B.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 |
C.重力、弹力、向心力 | D.重力、摩擦力、向心力 |
6.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4Kg.取g=10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 )


A.5cm、10cm |
B.10cm、5cm |
C.15cm、10cm |
D.10cm、15cm |
8.
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迪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了 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帆船加速前进时,风对帆船的推动力与水对帆船的阻力的关系是( )


A.一对平衡力 |
B.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风对帆船的推动力小于水对帆船的阻力 |
D.风对帆船的推动力大于水对帆船的阻力 |
9.
如图所示是小华在电梯内站在台秤上的示意图.电梯静止时,小华观察到台秤指在45刻度处,某时刻小华看到台秤指在55刻度处,则关于这一时刻电梯的运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
B.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
C.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
D.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
11.
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若红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速度为7cm/s,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约为( )


A.14cm/s | B.12cm/s | C.7.0cm/s | D.3.5cm/s |
14.
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迪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了 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在某次帆船运动比赛中,质量为500kg的帆船,在风力和水的阻力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0﹣1s内,合外力对帆船做了1000J的功 |
B.在0﹣2s内,合外力对帆船做了250J的负功 |
C.在1﹣2s内,合外力对帆船不做功 |
D.在0﹣3s内,合外力始终对帆船做正功 |
15.
小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脸.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锤的质量一定是越大越好 |
B.必须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 |
C.把秒表测得的时间代入![]() |
D.释放纸带前,手捏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处于竖直 |
16.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
B.因为B点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B点不受到静电力作用 |
C.在仅受电场力时,同一点电荷放在B的加速度比放在A点时加速度小 |
D.正电荷放在A点由静止释放,电场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 |
18.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在下列情况中线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大 |
B.线框向右平动 |
C.线框向下平动 |
D.线框以ad边为轴转动 |
2.填空题- (共2题)
3.解答题- (共3题)
21.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一个F=10N水平恒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F作用4s后撤除.(取g=10m/s2)求:
(1)物体运动前4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多大?
(2)F的平均功率多大?
(3)F撤除后,物体还能滑行多远?
(1)物体运动前4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多大?
(2)F的平均功率多大?
(3)F撤除后,物体还能滑行多远?

22.
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AB长度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υ=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υ0=12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
(1)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
(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1)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
(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23.
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河岸上A点紧握一根长L=5.0m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系在距离水面高H=10.0m的O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C点是位于O点正下方水面上的一点,距离C点x=4.8m处的D点有一只救生圈,O、A、C、D各点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若运动员抓紧绳端点,从台阶上A点沿垂直于轻绳斜向下以一定初速度
跃出,当摆到O点正下方的B点时松开手,最终恰能落在救生圈内。(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运动员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
(2)运动员从台阶上A点跃出时的动能Ek;
(3)若初速度
不一定,且使运动员最终仍能落在救生圈内,则救生圈离C点距离x将随运动员离开A点时初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试在下面坐标系中粗略作出x-
的图像(写出必要的关系式),并标出图线与x轴的交点。


(1)运动员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2)运动员从台阶上A点跃出时的动能Ek;
(3)若初速度



4.实验题- (共1题)
24.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分别为3.09cm、3.43cm、3.77cm、4.10cm、4.44cm、4.77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kg。
(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分别为3.09cm、3.43cm、3.77cm、4.10cm、4.44cm、4.77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